英语课程思政与学科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
摘要:英语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科素养。本文探讨了英语课程思政与学科素养提升的路径,分析了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学科素养;路径分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教育地位日益凸显。高校英语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使命,更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英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成为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英语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革新。传统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单一的语言技能已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英语课程思政的引入,旨在通过英语教学这一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发展战略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素养不仅包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涉及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和学科精神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通过引入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同时,英语课程思政还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此外,英语课程思政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英语课程思政通过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资源,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主题演讲、辩论赛、社会实践等,使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挖掘英语课程的思政价值,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我们可以期待英语课程思政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课程思政与学科素养提升的路径,以期为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校英语思政教学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背景下,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更涉及到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思想观念的引导以及理想信仰的树立。
(一)连续性和基础性
英语课程作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具有基础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使得它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课程思政的连续性体现在它贯穿了整个大学低年级的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了持续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通过英语课程思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连续性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此外,英语课程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地位。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教学内容广泛涉及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切入点。通过英语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国家发展的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跨文化特征与内容
高校英语专业具有更强的跨文化特征与内容,这使得英语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定位,强化对学生努力方向和理想信仰的引导。通过文化教育这一载体,将思政因素很好地渗透和融合到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英语课程的跨文化特征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如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世界地位,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跨文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他们的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潜在的思政教学作用
高校英语教学具有潜在的思政教学作用,这是由其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所决定的。英语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其教学内容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这些内容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使得英语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能够充分激活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因素,则可以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相关话题,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通过介绍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增强自己的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观。他们不仅要成为“经师”,即传授知识的教师,还要成为“人师”,即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通过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探索,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共同推动英语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和持续发展。
二、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与挑战
尽管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有效实施。
(一)教师思政意识不足
部分英语教师缺乏思政意识,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老师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这种观念导致他们在教学中忽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使英语课程思政流于形式。
(二)教材缺乏思政内容
现有的英语教材大多缺乏思政内容,缺少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关联的教学大纲。这使得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点,难以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探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思政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影响了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
三、英语课程思政与学科素养提升的路径
为了提升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一)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性研究,多读中国古典文献以及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通过参加专题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英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英语知识有机融合。例如,在讲到“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echnology”时,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介绍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教师应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和互动讨论学习法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深入探究相关的学习主题和任务目标。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情境下开展英语对话,同时融合课程思政的相关主题,实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例如,在讲述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时,可以播放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有关录像,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的神速和强大,增强他们的国家自信。在英文会话中,教师可以利用沉浸式情景构造来达到情景重现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自信。
(四)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是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科学且全面地考量每一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制定完善的考评标准和机制,量化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激励教师持续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五)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
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为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应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深度搜索和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英语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搜索互联网平台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线下的英语教材,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英语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主题,增强他们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
(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基石。一个具备高尚师德和优秀师风的英语教师,能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学院应高度重视英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研讨、讲座、培训等,加强教师的职业操守,提升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能力。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学院应树立榜样,表彰那些在教学和科研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励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学院还应建立完善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师德表现纳入评价体系,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七)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是拓宽学生知识眼界、提升语言表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学院可以开展经典诵读、国学晨读、参观文学馆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经典著作,感受学习的乐趣和阅读的力量。通过读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还能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读书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八)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途径。学院应加强与思政课程教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实现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在协同育人机制中,英语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共同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教师们可以深入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院还应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考核机制,确保协同育人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英语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继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同时,学院也应加强对英语课程思政的支持和保障,为英语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共同推动英语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通过上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英语课程思政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科素养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 英语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025-01-06
- 下一篇: 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