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JS杂文

聚焦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以The Vows 为例

2025.01.15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分析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2020)。课堂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最便捷的方式是教师的提问设计(鲁子问2016)。然而,在大多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普遍只涉及文本信息的表层理解,探索文本语篇结构与语言修辞特点如何服务于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变化、立场观点,以及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等深层次理解的问题并不多。这造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片段式、浅层次的字面意思上,没有机会开展促进深度思维的阅读能力训练。如何有效地设计阅读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围绕文本主题、内容、文体、语言、写作目的五个方面设计关于文本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逐层推进的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挖掘主题意义,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批判性及创造性。

二、提问类型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认知目标包括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属于低阶思维,而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高阶思维(安德森2008)。梁美珍、黄海丽等(2014)在上述认知层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批判性阅读视角的问题设计原则,把教学中的问题分为展示性、参阅性和评估性三种。

展示性问题主要凸显文本脉络,强调以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文本信息。此类问题主要是为了实现文本记忆、理解的认知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辨识、分类与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参阅性问题主要拓展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字里行间的信息,并引用文本内容加以佐证。此类问题是为了实现文本分析、应用的认知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推断、概括、构建等思维品质,促进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评估性问题则要内化文本思想,把读者放在作者或文本主人公的位置上进行反思和评价。此类问题是为了实现文本评价和迁移创造的认知目标,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有重要作用。

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发展思维品质搭建阶梯,引导他们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以英语短文The Vows(该文本是“江苏省无锡市教学能手评比”中的教学内容,见附录)为例,展示阅读中如何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思考,深化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案例展示与分析

(一)学生与教学内容分析

1.学情

授课对象英语基础中等,具备基本的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对文本的写作特点、写作意图、主题意义等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2.文本解读

【What】The Vows 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主要讲述了作者与妻子从相遇、相知到结婚,婚后妻子突然离世的故事。

【Why】作者通过回忆与妻子凯茜(Kathie)的往事,表达了对妻子的想念,抒发了真挚感人的爱情信念。

【How】文章围绕明、暗两条线展开,明线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回忆与妻子的相遇、相知,语言生动、形象,多处运用类似的短句过渡,节奏感强;暗线则是作者对妻子的情感发展,运用暗喻、重复等修辞手法。作者使用衔接段落将不同事件串联起来,实现语篇的宏观衔接;通过代词、省略句、替代等手段实现语篇的微观衔接。标题The Vows 有两层含义,既是作者在婚礼上对妻子的誓言,又是作者在葬礼上对妻子的誓言。

3.教学目标

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学生通过阅读,梳理故事情节发展,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生基于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文本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意图,阐释标题的含义;

(3)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并进行续写。

(二)课堂提问设计分析

1.读前预测文本内容,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

预测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标题对即将阅读的文本进行合理推测,培养其逻辑思维与想象力。在本堂课中,教师首先以展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标题The Vows的内涵:

Q1:Who will say vows? When will they say vows?

Q2:Can you guess what kinds of vows they are?

Q1 将学生带入话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激活他们关于vows 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便于之后对话题进行延展。一名学生回答:“The couple will make vows at the wedding ceremony.”另一名学生回答:“Friends will make vows when they want to honor their friendship,for example they will say‘even though we are not born on the same day,hope we can die on the same day’.”这些回答显示学生已经开始对vows 的具体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能为后续的阅读作铺垫。在之后的文本处理中,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对the vows 进行预测,使他们带着悬念阅读文本,不断证实或修正自己的预测,锻炼了其逻辑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2.读中挖掘文本内涵,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

(1)紧扣主题提问。

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其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其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教育部2020)。提问设计应紧扣文本主题,从预测到验证,从推翻预测到调整理解,一步步揭开事情的真相,一层层推进思维的发展。教师从the vows 展开一系列提问:

Q1:Who made the vows?

Q2:To whom the vows were made?

Q3:Can you infer what kind of vow it is?

Q4:What was the vow the author said at the wedding ceremony?

Q5:If you were the author,what vows would you say to Kathie?

展示性问题Q1 和Q2 是关于the vows 的发出者和对象。当读到“Jessica and her husband will be there today. She’ll cry. I’m certain that she’ll cry.”时,参阅性问题Q3 引导学生推断the vow 的场合。学 生 一 开 始 回 答:“It’s the vow at the wedding ceremony.”但是随着文本内容的推进,学生开始质疑自己最初的判断。当读到“You’ll be there,so peaceful and lovely.”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单词peaceful,继续提问:“What kind of occasion would it be according to‘peaceful’?”学生开始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婚礼而是葬礼。Q3 设置了阅读悬念,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驱动力。学生在不断概括、推理文本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展示性问题Q4 的答案较明显,信息很容易辨识,与评估性问题Q5 形成对比,鼓励学生假设自己是作者,发挥想象,思考作者在妻子葬礼上的誓言,培养其逻辑性与创造性思维。

(2)围绕主线提问。

问题的设计应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对于记叙文来讲,明线为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与结尾,暗线为主人公在事件中思想情感的变化。该篇文本为回忆性记叙文,教师以作者回忆与妻子交往过程的时间顺序为明线,以作者对妻子的情感发展为暗线,设计出以下参阅性问题:

Q1:How did the author feel when he first met Kathie?

Q2:How did the author feel when he proposed to Kathie?

Q3: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t the wedding?

Q4: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t the funeral?

学生通过分析作者回忆与妻子交往的不同片段,推断出不同阶段作者的情感为like、love、be crazy about、happy、nervous、heartbroken 等。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既把握了故事情节发展的明线,又探索了作者对妻子感情的逐步加深,以及妻子去世后难以接受、心痛万分的感情暗线,从而深刻领会作者对妻子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分析、综合、归纳等高阶思维,发展了思维品质。

(3)分析写作手法提问。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从文本的体裁特征、语篇结构、文本特征、修辞等方面引导他们分析、鉴赏、评价文本,培养其对文本的评判能力。

作者在文本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对妻子的爱,蕴含丰富的信息。分析修辞手法如何服务于写作目的,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①It was you,you,always you from the moment I saw you...

②How was I to know?

How was I to know there was another speech to write,another vow to make?

③But the stars in your eyes were confirmation enough.

You are among the stars...

Q1:What rhetoric devices are used in the sentences?

Q2:Why are they used here?

文中运用重复(repetition)和暗喻(metaphor)的修辞方法。重复是为了强调作者对妻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妻子离世后的悲痛心情。隐喻使语言表达变得形象、生动。参阅性问题Q2 促使学生思考修辞与写作目的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深层思维能力,从而使其成为具有评判能力的读者。

3.读后深化拓展文本内涵,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

(1)基于写作意图提问。

Q: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e article?

在读后环节,教师围绕写作目的提问,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将思维活动从表层信息向语篇的深层内涵推进。该参阅性问题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从整个语篇把握写作重点与目的,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与全局性。

(2)基于文本留白提问。

文章最后写道:“I don’t need a memory to say goodbye. I only need to remember the vow I made then,and the vow I’ll make now.”因为作者并没有描述the vow I’ll make now 的具体内容,所以教师设计如下评估性问题:

Q:If you were the author,what vows would you say to Kathie now?

该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主人公,会对已故妻子说出什么誓言。这需要学生结合整篇文本进行合理的推断与想象,构建与上下文内容、写作风格相一致的内容,培养创造性思维。

(3)评判标题提问。

Q1: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The Vows?

Q2:The original title of the article is Immortal flower.Which title is the better one?Why?

本堂课从根据标题猜测内容出发,最后结合已获取的信息再次对标题进行解读,从语篇整体思考标题的内涵意义,评判其合理性与准确性,从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评估性问题Q2 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标题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和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标题The Vows 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必须关注的问题

课堂提问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只有基于对文本的精准解读,教师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提升思维品质(易爱平、易娇艳2018)。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依据文本体裁、语篇、语言特征,在读前、读中、读后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互文性、整体性的问题。读前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小标题、图片等预测文本,激活已知信息,发散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逻辑性;读中设问紧扣文本主题和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逐层推进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文本内涵与主题意义,培养其分析、推断、概括与构建能力;读后设问关注写作意图、写作手法、文本留白,回归标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要及时作出反馈,并进行适当追问,以问题链的形式推进教学活动,促使其深度思考,达到不同层次思维的进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