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现场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2021.08.03

教育教学论坛

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是培育大学生优秀品质的主要途径,是为国家输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课程,因此,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仍然较传统,以“填鸭式”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和教育体系的发展。现场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更具有开放性,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场教学更适合高校思政课程的展开,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要想有效的进行现场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现场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思政工作的水平。现场教学是对传统思政理论课的有益补充,其教学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现场教学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现场教学的能力。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现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现场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许多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甚至有一些高校认为思政理论课程没有多大意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开展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现场教学。但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认识到现场教学对于思政理论课程的意义,使得现场教学只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现场教学的实际效果。

2.学生对现场教学不适应

传统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对现场教学会产生不适应。此外,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传统思维影响,跟不上教师的现场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还有些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只是一个形式,觉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要,还不如多留点时间给专业课程,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因此,一些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出对现场教学的不适应。

3.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大多参差不齐,且多为刚毕业不久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缺少课堂经验和实践经验,其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开展现场教学有一定困难。在思政理论课中运用现场教学,要求思政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目前高校的这种师资力量,不利于现场教学的实施,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力的不足,师资力量的短缺,限制了现场教学的进行,导致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现场教学过于形式,频于应付,使得现场教学的作用难以发挥,学生难以体会到现场教学的真正内涵。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运用现场教学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政理论课也有了新的教学方法,即现场教学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过于程序化,缺乏实效性。而运用现场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使学生更加融入思政理论课堂中。思政理论课教师只有运用现场教学法,才能够更好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目前思政理论课的困境。新时期教学环境下,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适合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现场教学法作为一种更加科学且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其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政理论课堂中教师运用现场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感受国家的强大与富强,提升自身的历史感、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手段。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现场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1.思政理论知识和实际国情有机结合

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主要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而现场教学是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动力。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师应该懂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这不仅可以传扬我国思政教育的传统优良品质,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现场教学的能力。教师在实施现场教学时要以思政教学大纲为主线,以思政理论教材为依托,将思政理论与时代背景及现实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正真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

2.抓住重点教学内容

思政理论课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现场教学也要在思想政治大纲指导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现场教学更加科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有针对性地选取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历史内容,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理论课运用现场教学是符合我国目前基本国情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抓住重点内容来授课,而不是将所有的内容都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现场教学的能力。

3.善于提出问题

在思政理论课程的现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对学生提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被应用在现场教学中。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创建合适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找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规律,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现场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思政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结合学生专业

要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现场教学的能力,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在思政课现场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思政课现场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以后的职业特点,选择适宜的思政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现场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特点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辅助教师现场教学的主题。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自主设计思政理论课的学习方案,将现场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相结合,最后以班级或团队的形式完成现场教学任务。

5.创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要想有效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师现场教学的能力,这必须创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这支教师团队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在现场教学中能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课堂洞察力,这样的教学团队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工作。所以各高校要鼓励思政课的教师继续进行专业的深造,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己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的实践教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与大学生成为朋友,努力成长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理论课的现场教学对于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作为思政理论课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现场教学的能力,加强思政理论与实际国情的结合,抓住重点教学内容,善于提出问题,创建高水平的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资队伍,从而提升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水平,建立具有特色的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