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是做人的根基,而能力是做事的基石。能力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从学习过程的角度看,我们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三种。这三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也是我们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美国优秀教师格雷塔曾说过:“如果一定要说教学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问题。当教师能够不断向学生提问并得到回答的时候,就已经接近想要的达到的目标了。”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来谈谈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心技术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一、问题的设计
问题是素养形成的载体,也是素养测评的载体,人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只能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问题也是学生思维的引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问题的深度,以及是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深度教学的突出表现。因此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目标指向性。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学生始终答不到要点上,或者是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最后教师只能自己公布答案,这样的提问表现出没有目标指向性。比如一节四年级的WPS演示的课上,教师展示了关于传统节日的PPT,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表现的一脸茫然,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哪方面的内容。执教老师等不到学生回答,只好点名提问学生,有的学生干脆回答“不知道”,最后老师只好公布答案,说“PPT里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如果老师在播放PPT前展示问题:“这些节日的信息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的?”那么学生会带着问题,有目的观看这些传统节日。
课堂提问一般都有目的性,有的问题是引出课题,有的是引出一个教学活动,也有的是温故来知新,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更多的则是为新授知识作铺垫。
(二)设计的问题要引发学生思考。笔者发现在教师布置完任务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前,经常会询问学生的意愿,比如“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来完成,好不好?”、“你们有信心吗”等,这些问题如果碰到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教师采用肯定的语气来与学生交流,比如“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完成XX”,那么就避免这些尴尬局面的出现。
笔者还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有些是没有深度的,比如在四年级的一堂美化文档的课上,教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图片中呈现了很多节日,你喜欢哪个,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另一个是“比较两个文档,哪个好?”。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出现了“可以放假”、“可以吃好吃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答案;而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对于“好”的标准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这些没有经过学生深度思考得出的答案显然不是教师的预期。我们可以把刚才的第一问题重新设计成“思考这些节日有什么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样学生会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不同节日的风俗,通过同学的回答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把第二个问题换成“比较两个文档,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会思考两个文档用了哪些不同的修饰,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引出这堂课的新知。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深度,在既能引发学生真实思考的同时,又能为新的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教师设计的问题也要符合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能超过他们现有的认知。比如在三年级的第一堂网络课上,教师问:“你们经常浏览哪些网站?”学生对“网站”一词不了解,他们的回答也就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是教师希望呈现的答案,那么这样的课堂问题是无效的。
教师在设计的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现有认知的水平,或要贴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比如我们可以把刚才的问题设计成“你上网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这样学生就会容易回答,也能引出教师要说的网络应用话题。
(四)设计的问题要有清晰简短。问题的清晰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回答问题或回答所能达到的水平。所以设计问题时,应尽量避免用语言结构复杂的、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化的语言。如果教师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也会使问题变的模糊不清。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措辞精炼,具体明了,一次只提一个问题,以达到问题清晰的最基本要求。
二、提问的等待
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问完,马上请学生回答,学生缺少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甚至还没来得及动脑筋。所以教师在提问后,至少等待15秒后才让学生回答;如果是比较难的问题,可以采用先同桌讨论后交流的方式进行。
教师等待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讲,思考强调的是主体性,即独立性和创造性。思考是学生个体独立自主的独特思维,而不是被思维和复制思维,只有这样,思考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和一种学科素养。
三、回答的聆听
教师聆听的过程是学生表达的过程。学生思考后的表达,说明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观点或思想,进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示出来,说出对问题的认识。这时需要教师的倾听。
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听得懂,却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说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没有想透彻;有时发现教师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对有回答欲望的学生视而不见,究其原因可能是该生基础比较薄弱,教师会认为他的回答是无用的。这样的课堂缺失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能暴露他们在理解过程中的认知错误,便于及时纠正。
四、问题的理答
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评价,有时也会发现教师缺少对问题的总结,前者会挫伤学生以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后者则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学生由于得不到确定的答案,或许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分神。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2.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评价,只有重复;3.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给出线索,重新提问其他同学;4.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清晰、明确、完整的答案。这样就避免学生将课堂中错误的回答当成正确的答案。
五、结束语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合理,缺乏有效性,那么学生的思考就会产生偏差;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体现课改精神和课题理念,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锻炼。如何合理设计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开花,是永远值得研究的问题。
- 上一篇: 英语主题式学习的优缺点 2025-01-03
- 下一篇: 对大学工科高年级学生关于价值观教育观点和偏好的调查与分析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