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在本科技能型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英语演讲课为例
古今中外,都有著名的师徒关系,且人们认为师徒制是有积极意义的(Rhodes,2005)。作为中国典型的技艺传承方式,师徒制在中国主要是以口传心授、实际效仿的方式为主。技能型课程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技能的课程,强调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侧重技能的培养。英语公众演讲是重实践、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技能型课程(任文,2007)。
一、英语演讲课的技能型特点
英语演讲着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本组织能力、情感表现力、仪态控制力、与听众的共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英语演说课深刻契合了党中央对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要求。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意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意见提出了4种能力,文秋芳(2018)教授强调并加以解释:①认知能力,包含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②合作能力,包含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们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品质(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③创新能力,包含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产出能力(大胆尝试、创新创造);④职业能力,包含解决问题能力(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敬业精神(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师徒制培养模式的优点
师徒制为本科技能型教学的助力体现在以下几点:
教学针对性强, 体现差异化教学的理念和实质。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后,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内容(任文,2007)。师徒制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使教师直观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老师以面对面、手把手的形式,示范和纠错,一针见血地帮助学生提升技能。
班级凝聚力更强,学习焦虑降低。美国著名的二语习得教授Krashen(1982)指出,外语学习的两个重要问题是语言输入问题和学生情感问题。其中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语言内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情感教学不仅是外语教学独需,更是大学教育的刚需。教师与大学生的情感链接能给予学生对学校、专业、课程的归属感,为学生营造宽松、友好、安全的氛围,帮助同学放下戒备、投入操练、增强自信、提升技能。
利于开展思政教育。新时代对大学教师提供了新要求,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基础,价值观是方向。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天然地融合了人文主义关怀。人文关怀指对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给予的关怀、爱护和尊重,它对一个人良好个性的形成,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基本态度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蔡昌苗,2011)。国家提出的四种关键能力的培养,把书本知识、技能学习拓宽到人文素养。思政教育仅靠用嘴说是不够的,师徒联系的情感纽带利于老师开展思政教育。
三、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对教师的挑战
提倡师徒制度在当今本科技能型课程的运用,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注重培养与学生的相似性。包括主要人生经历、价值观、个性、兴趣、教育水平和地理上的接近等方面。这种匹配有利于保证师傅提供的技能和知识与徒弟有关,且对于徒弟是有价值的(孔庆新,2016)。对此,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青年一代的兴趣爱好,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课堂的案例最好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需求。
重视与学生的非正式交流。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与教师的非正式接触对于学生的成果有积极影响(Jacobi,1991;Pascarella,1980)。Chickering(1969)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学术成果、职业精神和学术自我形象都有积极影响。Wilson(1975)的研究也发现学生与教师相互关系对于个人、职业和教育成果都有积极影响。师徒制度天然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交流。师生间的非正式交流可包含两个部分:①课内闲谈,教师以轻松的方式、巧妙地把生活中的事件结合在知识点的导入和讲解中,既能活跃班级氛围、又能挖掘情感意义。②课外沟通:包括谈话、活动、聚会、教师走访学生宿舍,看似与教学无关,其实奠定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基础。
长期稳定地维护师徒关系。很多研究发现如果师徒培养关系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例如师徒关系形成后很快就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觉得被抛弃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成人爱护,造成的消极影响会高于积极影响(Downey&Feldman,1996;Grossman&Rhodes,2002;Jekielek,2002)。结合大学课程安排的特点,每学期的课程变动造成教师变动,这常导致师徒制的培养模式中断。教师与学生的见面机会很有限,与传统的师徒制成年累月朝夕相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需要解决时间分配问题。应充分利用现代的社交媒体,通过社交账号展示自己的生活点滴,便于拉进心理和空间距离。翻转课堂的推广和应用,也延展了课堂,为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实操和互动的课堂时间。
四、结语
师徒制度以其密切情感、强化管理、富有人文关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该转变身份,立足课堂,结合现代的网络社交媒介,拓展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班级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技能型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 上一篇: 有关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论证能力发展实证研究 2024-05-08
- 下一篇: 以“智慧党建”为载体,构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