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超语实践内涵与高校英语教育课程思政

2024.05.10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交融引起不同意识的相互碰撞,语言作为人类意识的载体在这一进程中的参与必不可少。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带来了更频繁的语言交换及语言混杂现象。李嵬(Li 2018)指出人们正面临严重的后多语主义的挑战,21 世纪的交流需要更多以往被认为是非语言手段的交流方式的参与,且要打破交流中的禁锢与偏见。有鉴于此,在当今全球化、多元文化、多语种的时代背景下,学界创新发展了“超语”(translanguaging)这一概念,对解释多语情境下的语言现象、语言习得及外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和新理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其理论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一、超语实践的内涵

超语实践一词起源于威尔士语trawsieithu,由威廉姆斯(Williams)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用于在同一堂课内有计划、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与学(Lewis,Jones&Baker 2012)。在威尔士语振兴教育的背景下,威廉姆斯在研究英国威尔士地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语互动中发现,在教师使用威尔士语进行输入教学时,学生会使用英语进行输出反馈。他并没有把这看作一种消极影响,反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对信息进行双语处理的过程中更能有效地理解信息。随后,李嵬(2018)沿用translanguaging 一词并拓展其概念范畴,提出当下的超语实践概念。

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超语实践的内涵解读有所不同。首先,威廉姆斯将双语者看作拥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的学习者,认为,“超语实践指通过一种语言(如英语)接收信息,并通过另一种语言(如威尔士语)使用信息。学习者在能成功地使用这些信息前,必须完全理解它们”(Williams 1996)。他认为这对任何双语者来说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技能,即使用一种语言加强另一种语言,以增强对信息的理解并提升两种语言能力(Williams 2002)。从语言使用者自身视角描述双语实践,加西亚和李(García &Li 2014)将超语实践看作双语者为了理解他们的双语世界而进行的多重话语实践,是为了包容和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对他们自身的双语世界建立更深的理解,是凌驾于语码转换和翻译等概念之上的。这一定义将超语实践的应用从课堂语境拓展到社会语境,更关注自然语境下的语言使用。克里斯和布莱克莱格(Creese &Blackledge 2010)将超语实践定义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双语教师和学生能够使用他们所掌握的任何符号和形式相互交流,并创造新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教学语境中使用他们的语言制造意义、传递信息,并使用所掌握的语言符号与听众建立联系。基于心理语言学中“语言产出(languaging)”这一概念,李嵬(2018)认为超语实践是在不同的语言结构和系统之间进行的,包括使用不同的模态(说、写、标、听、读、记)并超越这些模态。它是一种多语者为超越结构的组合、系统之间的交替、信息的传递及价值、身份和关系的表征而进行的全方位的语言表现。贝克(Baker 2011)将超语实践看作双语者通过使用两种语言建构意义,塑造经验并获取理解和知识的过程。卡纳加拉加(Canagarajah 2011)将超语实践定义为“多语者在不同语言间穿梭的能力,将其语言资源库中的所有不同语言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观点受到加西亚和李(2014)的认同,他们认为超语实践是一种针对语言使用,双语和双语教育的方法,双语者的语言实践并非发生在传统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中,而是发生在一个语言资源库中,且这个资源库中包含由社会建构而成的两种不同语言的特征。说话者通过使用这个语言资源库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和表达思想等。随着超语实践的不断发展,李嵬提出“超语实践将语言重新定义为一种多语种、多符号、多感官和多模态的意义建构资源”,并将多语言者定义为“认识到命名语言政治实体的存在并有能力利用所掌握的其中一些语言的结构特征的人”(鲍敏、李嵬 2022)。

二、超语实践及相似概念的联系

(一)超语实践与二语习得

为进一步明确超语实践的内涵,通过对比分析超语实践的相似概念进一步界定其内涵。与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对比,超语实践的内涵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在文字语言使用方面,超语实践主张将一语及二语能力相结合,即突出强调双语及多语使用者的综合语言能力,而不是突出语言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之间的表达差异。这一特点与双语研究中塞林格(Selinker 1972)提出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及库克(Cook 2016)提出的多元能力(multi-competence)两个概念的理念一致。根据中介语的概念,二语学习者与目标语母语者之间的表现差异不仅被视为一种自然、正常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二语学习者无法达到目标语母语者的语言表现,因为他们在二语习得中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中介语系统,具体指独立于源语言L1 和目标语言L2 的语言模式。在此基础上,多元能力指二语学习者具备由一语和中介语共同构成的语言系统。

其次,在非语言文字使用方面,超语超越命名之间的界限语言和语言与其他意义和意义之间的壁垒,与多模态信息加工殊途同归。近年对于语言文字加工与非语言文字加工之间的关联性的探究,在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及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领域迅速发展。最被学术界接受的相关理论包括斯洛宾(Slobin 1996)提出的即时思维(thinking for speaking)假说,主张语言影响言语行为时的思维;露西(Lucy 1992)提出的语言影响不局限于言语行为时的思维,还会影响非言语行为时的思维。以阿塔那索普洛斯和拜伦德(Athanasopoulos & Bylund)为代表的语言学家通过一系列研究揭示了语言在不同条件下具体调控思维的方式与程度,涉及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单复数(grammatical number)、运动、时间、语法性别(grammatical gender)、颜色、空间,最新研究延伸至语言标记对嗅觉辨识的影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超语有别于围绕语言相对论展开的语言与思维之争,不再关注不同语言对思维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局限于某(几)种模态,而是聚焦一切可利用表达资源,实现超越语言束缚的交流沟通。这两个研究方向的最根本异同点对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是:使用相似的多模态(语言文字及非语言文字)实验材料,语言相对论及概念迁移研究的最重要的组间变量是语言,而超语研究最重要的组间变量是模态。

(二)超语实践与语码转换

超语实践与传统的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超语实践和语码转换描述的都是多语情境下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及混杂,但是超语实践与语码转换有本质上的差别(García&Li 2014)。语码转换是两种独立语言的使用或从一种语言或语码到另一种的转换(Hornberger&Link 2012)。不同于超语实践将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语言资源库,语码转换将不同的语言看作独立的个体,在两种或多种语言发生接触时,语言仍保持其自身的语言结构体系和语言边界。玛卡拉拉(Makalela 2014)认为语码转换将语言系统视为独立离散的单位,而超语实践则以说话者为中心,将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即说话者将这些不同的语言特征汇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统一的语言系统。加西亚和李(2014)指出超语实践和语码转换的不同在于“超语实践不仅仅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或穿梭,更指说话者对原创、复杂、相互关联的话语实践的构建和使用,这些话语实践并不被归入一种或另一种语言的传统定义,却构成了说话者完整的语言资源库”。总体来说,语码转换注重的是语料中存在何种语言,其功能作用是什么,如何在语言界限明确的情况下进行语码的转换。超语实践关注的是语言意义的传达,以及人们如何运用自身多种语言资源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超语实践与多语主义

随着对双语及多语研究视角的转变,语言不再被看作各自独立的结构体系,而是在多模态、多感官视角下关注语言动态性、流动性的语言实践过程。学者用不同的术语描述双语,多语者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借用、语言混杂等现象,产生了一系列与超语实践概念既相似又有所不同的术语。约根森(Jørgensen 2008)提出多语主义(polylingualism)这一术语,旨在强调人们的语言是不同语言特征(即所谓的语言)的结合,语言并不是离散的,关键的是语言现象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语言。与之不同的是,传统的多语主义(multilingualism)强调的是掌握几种不同语言的知识并认为语言即使在接触中也能保持各自独立的结构和身份。奥特苏吉和潘尼库克(Otsuji &Pennycook 2010)使用都市多语主义(metrolingualism)来描述在城市互动语境下产生的超越文化,历史和政治边界的创造性语言实践,不同背景和混合背景的人们通过使用语言来嬉戏和协商身份。都市多语主义的概念提供了超越普通语言框架的方法,以及对当代城市语言实践的见解,并在其语言使用方法中兼顾了固定性和流动性。卡纳加拉加(2011)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了语码杂合(codemeshing)这一概念。该研究描述并分析了双语学习者在二语写作课堂上进行的语言转换策略。超语实践可以看作对此类动态语言实践研究的发展,加西亚和李(2014)认为超语实践与这些相似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变革性,“它试图消除认为某些语言比其他语言更有价值的语言实践的等级制度”。超语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正义,颠覆了以往将语言分为强势语和弱势语的传统观念。

三、超语内涵对高校英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启示

超语为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路径。以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激光(laser)一词的英译时,可以结合超语对多语教学的指导思想,选择使用纯语言文字模态、图片模态及视频模态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见下表)。

超语多模态课程思政案例

在纯语言文字模态下,教师使用纯文本课件,在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如译为“激光”比译为“镭射”更优的原因等)的基础上,融入钱学森首次提出laser 的中文译法史实,并借此指出钱学森为国图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图片及视频模态下,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同时,展示钱学森的影像资料,强化课程思政的视觉效果。

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满足课程思政和教学需求,探索提升学生接受效果的体系化方案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图片、视频等路径强化语言文字传递效果的课程思政教学途径只是超语启示的一部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非语言符号如面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超语行为多维度发挥超语教学的优势。英语教研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多模态教学的优势,大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让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加入思政元素进行的教学改革,更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激发他们的爱国心与自豪感,从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成长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