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语音训练综述
2024.09.06
引言
受母语的影响,很多学习者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会面临语音习得困难。母语与二语语音的相似度与学习新语音所面临的困难程度息息相关。与母语相似的二语语音会被学习者通过等值分类归入母语语音范畴,从而将目标语同化至接近母语。弗利奇(Flege)自1988年起展开一系列关于二语语音习得的研究,并提出语音学习模型(Speech Learning Model,简称SLM),该理论认为:(1)语音感知发生在语音变体层面,而不是抽象的语音音位层面;(2)充分的语音训练可以提高二语语音的感知能力;(3)只有能够辨别母语和二语的某些语音差异,才可能形成新的语音范畴;(4)准确的二语语音听辨是正确语音产出的必要条件,这一假设后被“共同促进(co-evolution)”假说替代。随着大量的研究者对SLM假设进行检验,二语习得领域的语音训练研究数量急剧上升。
语音感知发生在变体层面,而高语音变体训练有利于学习者辨别与音位对立无关的声学变体。音乐与语音共享一套处理机制的发现,使更多人借助音乐训练提高二语感知能力。虽然单模态听觉训练可以提高感知,但语音的一些隐性特征仍难以被发现。视听训练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学习者感知更大的语音差异。学习者在经过训练后,感知与产出正确与否的反馈进一步促进其二语语音的习得。下面从变体与语音训练、音乐与语音训练、视觉与语音训练、反馈与语音训练四个方面对二语语音训练研究的进展进行归纳。
一、第二语言习得语音训练实证研究分析
(一)变体与语音训练
洛根、莱夫利和皮索尼(Logan,Lively&Pisoni 1991)为了检验涉及语音变体的听力训练是否可以帮助学习者排除与感知二语语音无关的变体,进行开创性研究。学习者高效的学习效果使HVPT(High variability phonetic training,简称为 HVPT)的方法被广泛运用。情景干扰效应支持HVPT:通过增加情境的可变性和无关因素的干扰程度,降低了二语学习者对情境的依赖性,从而专注于刺激的不变特征。
HVPT中的变体通常指多人言语声或多种语音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者在二语音段及超音段的感知和产出能力,训练效果可持续更久,且能够扩展到新刺激、新发音人甚至迁移到产出,改善发音。训练过程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感知任务,如辨别或识别任务。训练和测试的刺激通常为单词或非单词的最小对立体,或对立音位。感知分析与声学分析通常用于检验学习效果。
很多学者探究了训练刺激对训练效果的影响、训练集大小对训练结果产生的影响、有效学习非母语元音需要接触目标语中的哪些元音。研究发现使用无意义词的语音训练效果优于真实单词,因为学习者会将注意力专注于语音的形式。另外,将刺激的声音线索增强,突出区分语音对立的关键特征,能使学习者在词汇识别任务与语音范畴感知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在训练过程中,不同的群体对HVPT表现效果不同。语音感知能力较强的学习者在高变体的输入中受益较多,而感知能力较差的学习者在低变体的训练中表现更好;儿童在低变体语音训练下有更好的表现,而成人在高变体语音训练下效果更好。佩里莎、李和哈等(Perrachione,Lee&Ha et al.2011)在实验中根据学习者能力的不同,适当地改进HVPT方法,将交错训练改为区组训练,发现语音感知能力较低的学习者学习效果更好。
(二)音乐与语音训练
SLM提出,充分的语音训练可以提高学习者对二语语音的感知能力。音乐与语音共享机制的发现使更多的学者将音乐与语音训练相结合,从而提高二语语音训练效果。帕特尔(Patel 2014)提出了扩展的 OPERA(Overlap,Precision,Emotion,Repetition,Attention)假说:音乐和语音在大脑中共享感知或认知处理机制,且音乐对这些机制的要求比语音更高,因此音乐训练能够为增强语音处理能力奠定基础。换句话说,音乐训练能够提高音乐与语音共享机制的处理能力。
音乐技能可以影响学习者对二语的感知,提高对声调和音段的辨别能力。玛丽、德洛古和兰皮斯等(Marie,Delogu&Lampis,et al.2011)对音乐家和非音乐家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音乐家比非音乐家更能感知声调和音段的变化。另外,音乐技能对超音段的学习也有影响。裴、吴和项等(Pei,Wu&Xiang,et al.2016)以128名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音乐能力对二语语言产出的影响。测试中,学习者需要模仿法、德、俄、日四种语言中的短句。结果表明,受过音乐训练的学习者在外语超音段产出方面的表现更好。
除了探究音乐能力和音乐训练对语音训练的影响外,有的学者还从另一个角度探讨音乐对语音学习的影响,即在以音乐为导向的学校学习是否对非母语元音对立学习有影响。结果显示,以音乐为导向的学习者和普通学校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研究者的预期相反,可能学习者正处于语言敏感期,能够高效学习外语语音。
很多人认为音乐对语音学习的影响来自大量的音乐练习。例如,钢琴家对钢琴声音的磁诱发反应要比非音乐家大,而小号演奏者对小号声音的磁诱发反应要比钢琴家大。这一方面证实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表明音乐家会对自己所训练的特定的音乐更加敏感。那么,二语学习者使用不同类型的乐器进行音乐训练是否会对语音训练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个人同时受过多种乐器训练是否比受过一种乐器训练在二语语音训练方面表现更加突出?这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视觉与语音训练
SLM提出,只有辨别一语与二语语音差异,才有可能形成新的二语语音范畴。仅凭听觉感知语音,语音的很多隐性特征很难被发现。视听结合更有利于辨别母语与二语的某些语音差异。视听结合研究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理论观点:麦格效应(McGurk effect)认为,在语音感知过程中听觉和视觉相互作用,视听信息在被整合处理时,会产生更显著的交际信号;跨模态交互强调多感官感知的信息可以相互融合,说话人面部所包含的视觉信息在语音信号的解码中起重要作用。
视听结合的训练方式主要包括四种,其中静态的有2D和3D发音模型图片,动态的有面部表情、内部发音器官运动视频。静态声带发声模型中,虽然3D比2D模型展现更多的视觉信息,但这两种模型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发音时,口腔内部发音器官的运动与面部运动的视听训练产生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视觉影响的程度可能与一种语言中视觉线索相对听觉线索的信息量有关。例如,英语与日语中视觉影响的发展变化是不同的:母语为英语与日语的儿童视觉影响水平相同。与儿童相比,母语为英语的成人的视觉影响水平显著提高。由于日语中唇读的信息量相对较低,日本成人的视觉影响水平没有提高。如果学习者的母语是视觉影响相对较低的语言,就可能不会通过视觉线索获取信息。但是,这种对非母语语音的视觉线索的敏感性可以通过视听感知训练提高。
随着视听训练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出现了使用三维计算机动画模拟说话时人脸的动画矢量图。彭、陈和王等(Peng,Chen&Wang,et al.2018)对比了音频、发音人录制视频与软件合成人脸视频的训练效果。总体来讲,经过3D合成的人脸视听训练的学习者在声母、韵母和音调方面表现更好。但就升降调而言,用音频比用真人视频学习效果好。
(四)反馈与语音训练
根据SLM,准确的语音听辨是正确语音产出的必要条件。研究发现,产出和感知之间存在强烈的双向联系,这一假说又被“共同促进”假说替代。若没有准确的语音感知指导二语语音的产出,二语产出也会出现错误。有的学者探究反馈影响语音学习的内在机制,发现在执行有反馈的语音识别任务时,尾状核更加活跃,并且右尾状核对正反馈和负反馈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虽然在不同的研究中提供给参与者的实际反馈有很大的不同,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直接反馈为学习者提供了即时动态的发音舌位运动轨迹,可以通过超声波成像、腭电图或电磁发音仪等现代技术实现。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间接反馈通过对学习者的二语发音进行声学分析提供纠正反馈。间接反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学习者提供二语语音的原始声学图像,另一类为向学习者提供简化或抽象化的声学信息图像。其中,训练刺激的声学差异被增强或突显。智娜、李爱军(2020)为学习者的发音提供纠正性发音反馈,在实验中对学习者的舌位运动轨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通过发音反馈训练后,其元音的产出有了明显改善。
在语音训练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反馈,有利于改善其发音,但反馈数量与学习效果之间不成正比。赖特、勒布朗和利特尔(Wright,LeBlanc&Little,et al.2019)探究了非母语语音的半监督学习。结果发现,半监督学习是由60次带反馈的练习和240次没有反馈的练习共同触发的,超过60次的额外反馈练习并没有增加学习效果。带有反馈的训练量似乎会达到某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额外的反馈训练就显得多余。那么,针对不同的训练任务、任务量的多少、多大程度的反馈最有效?这可能是学者将要探究的问题。
二、第二语言习得语音训练教学意义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第二语言习得语音训练研究已初具规模,大量的实证研究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多样的研究视角,其研究成果也对二语学习和课堂教学产生了实际意义。
第一,充分利用免费资源,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语音训练。例如,汤姆森(Thomson)创建的免费网站English Accent Coach是对HVPT方法的运用,学习者既可以学习,又可以通过游戏练习及时反馈,并进行重复的英语发音识别和区分练习。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创办的网站Seeing Speech可用于语音的视听学习。学习者不仅可以认识发音器官,还能观察到发音器官协同发音的过程。
第二,让学习者接受音乐教育。随着时间的发展,音乐与语音之间的关系并非呈现出线性关系,音乐的益处在儿童时期更能够体现。让学习者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可以适当促进其二语语音的学习。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音乐培训课程,学校应将音乐纳入课程体系,并考虑将音乐融入语音教学。
第三,及时对学习者的二语学习进行反馈。学习者语言错误的纠正性反馈对成功学习第二语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明确的反馈是第二语言发音学习和教学的基础,从长远来看能提高学习者发音的准确性、流利性。在语音教学中,可以要求学习者大声朗读目标音,对其表现进行反馈,并指导他们改善发音,以防止错误僵化。
结语
通过梳理第二语言习得语音训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很多研究发现HVPT对二语学习效果显著,但是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亟待提出,以使该方法适用面更广;第二,让学习者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其二语语音的习得;第三,视听训练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语音更多的隐性特征,但对某些语音知识学习来说音频训练更有益,如升降调;第四,要在学习者学习语音的过程中提供反馈,让他们注意到自己所忽略的语音特征,从而改正。
- 上一篇: 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路径 2025-01-22
- 下一篇: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以Unit 5 Let’s celebrate Reading部分的教学为例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