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目标导向下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4.09.13
引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文化交融不断深入,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外交的重要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在国际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作为培养优秀翻译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各大外语院校将翻译设置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课程之一。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院校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以语言能力为中心进行英、汉不同文体的翻译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方面,主要由理论讲解、技巧训练、学生练习、教师讲评四部分构成。整体单一化、趋同化明显,教学效果不甚乐观,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究其原因,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就现阶段而言,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以响应国家语言发展规划为出发点,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在注重“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融合“思辨能力”,兼具“跨文化能力”,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内涵及对翻译教学的效用分析 (一)“语言能力”及其对翻译教学的效用分析 语言能力指掌握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人能够说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辨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的语句,以及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 翻译能力的提升是传统翻译教学的重点。传统翻译教学多聚焦词、句、篇章间的双语互译能力,重翻译技巧、轻综合能力。然而,翻译是一种双语之间的转化活动,对语言的充分理解和恰当表达是翻译金字塔中地基般的存在,理解错误与表达偏差都会直接导致翻译失败。脱离语言能力谈翻译能力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翻译能力的提高应建立在双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因此,翻译教学应以“语言能力”为基本框架,注重双语的整体掌握度和熟练度,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综合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 (二)“思辨能力”及其对翻译教学的效用分析 思辨包含两个方面,即思考和辨析。思考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对事物的类别、性质、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指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苗菊 2007)。 翻译的三大步骤为理解、表达、审校,每个环节都要充分调动译者的思辨能力。首先,在理解环节,译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判断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及篇章关系等,并由此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语体风格。其次,在表达环节,为求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语义、保留语体风格,译者须分析源语与目的语的表达差异,从而在翻译方法中作出取舍,以选取最贴切的表达方式。最后,在审校环节,译者要由整体到细节对原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判断、辨别,从而更好地对译文进行查漏补缺、修改润色。由此可见,思辨贯穿翻译过程的始终。因此,翻译教学应确保“思辨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三)“跨文化能力”及其翻译教学的效用分析 跨文化能力包括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熟悉所学语言对象国的历史与现状,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得体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孙有中 2016)。 翻译的实质是语言间的相互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成功的翻译离不开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认知与了解。同时,在世界各国文化大规模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外语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优秀国际化人才。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有助于引导他们客观认知本国文化,理性面对外来文化,从而将认知转化为实践,更科学、理性地处理文本语料,最终有能力在对外交往中探寻出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大多侧重语言间差异的对比,涉及文化内容的讲授并不多,即使涉及,也以介绍单一文化为主,忽视了中外文化的对比(王艳 2018)。因此,翻译教学应以“跨文化能力”为实践目的,注重学习多元文化,即目标语文化、本国文化及其他异国文化(文秋芳 2016)。 二、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导向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原则及具体要求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其制订应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要能够反映教学规律,并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结合上文对各项能力内涵的分析,翻译教学原则应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三位一体”为导向,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提升为目标,坚持以能力渐进提高为原则。 (一)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三位一体”为导向 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三位一体”为导向的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翻译能力,并将此三者的提高作为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外语人才。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三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共生的关系,任何一者的提升都离不开另外两者作为基石,任何一者的提高也会促进其他两者的相应提高。坚持这一导向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选择能够培养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的语言能力方面训练并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启发式引导学生通过辩证思考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补充必要的文化知识促成其由语言对比到文化对比的翻译思维的升华。 (二)以“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提升为目标指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环节的中心,围绕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制订教学计划,以提升其综合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重心。这就要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非指导性引导的作用。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在大学前及大学低年级已经历了大规模系统化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布置高难度能力训练任务供他们自学,以促进其翻译高阶能力的提升。在思辨能力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活动,鼓励他们自主发现、探讨、解决问题。在跨文化能力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并鼓励他们自主查阅文献,认识、评判并解决问题,以最终达到提升其跨文化意识的目的。 (三)以能力渐进提高为原则 以能力渐进提高为原则指教学要遵循能力层级提升的规律,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是综合能力由初级到高级渐进性提高的三个层次。首先,微观层面要对语言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能跳出翻译的理论技能框架,思考翻译活动背后的逻辑,最终上升到更宏观的文化层面剖析翻译、指导翻译。另外,这一循环还能够反向发挥作用,即跨文化意识的提升会引起更深刻的思辨过程,进而反向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三者互相促进,形成翻译能力培养的闭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梯度,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兼顾量变到质变、积累到熟练、学习到创造的客观规律,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知识技能体系,稳扎稳打地实现能力的提升。 三、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导向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选定综合性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教材、课程、课程标准等。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优质的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质量保障。在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选定应注重综合性这一特点。所谓综合性教学内容,指不应选取局限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框架下的教学内容,而要选取能够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的选择上,除了包含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之外,教师在选取翻译文本语料时,可考虑同时提供不同源语的同类型文本让学生翻译。这样,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关注语言方面的差异,从而引起思考,在思辨过程中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并最终指导翻译实践。在课程方面,本科阶段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其实会各有侧重地涉及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因此,院校可考虑建立翻译课程的整体教学框架,通过引进相关师资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来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涉及语言能力模块的翻译教学框架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等;涉及跨文化能力模块的翻译教学框架课程包括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概论、英语国家文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在课程标准方面,须注意融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相关要素。 (二)采取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同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的差别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能力培养需求重点,采取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前阶段,可主要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一轮完整的翻译活动,包括译前准备、译中问题解决和译后整理校对。 在译前环节,可要求学生首先以个人为单位细读源语文本,搜集、查找涉及语言、跨文化知识的相关背景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初步筛选、整理,同时预测译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其次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研读源语文本,汇总个人搜集的材料及预测的问题,对其进行讨论、整合;最后进行组内分工,尽可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等量的文本翻译。 在译中环节,可要求学生先个人独自翻译,并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记录;然后进行小组活动,归纳遇到的翻译难点问题,共同思考、讨论,得出解决方法。 在译后环节,小组合作通过校对完成对翻译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第一稿,同时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及解决方法。 在课中阶段,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由代表向大家展示翻译成果,并介绍翻译过程;其次教师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就译文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对不同的译文进行比较,补充讲解相关语言、跨文化知识,并进行生生互评及教师点评;最后教师汇总形成一份班级范围内的译文修改意见。 在课后阶段,以小组合作及个人自学形式为主。根据课上的意见,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译文最终版本的打磨修改,同时以个体为单位撰写翻译反思日志。 整个翻译教学流程涉及个人、小组、班级的多样组织形式,范围不断扩大,使学生对语言、跨文化知识的认知理解随之由个体扩展到集体,思维得到碰撞与扩展,思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此外,在课下可考虑组织翻译工作坊、翻译竞赛、翻译实践等活动,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翻译教学模式很难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三位一体”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能力渐进提高为原则的教学原则,通过选定综合性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路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国际化人才,更好地响应国家语言能力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