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探索

2024.09.18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其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联,随后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融合策略,包括教材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机制的完善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在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增强文化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方面的有效性,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化;文化传承;融合策略

一、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英语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也拓宽了学习资源与渠道。然而,在追求语言技能提升的同时,如何有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传承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有效融合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以期找到一种既能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又能增强其文化素养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创新教材内容以融入更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这种融合策略对学生语言技能及文化素养的具体影响如何?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将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如词汇记忆、语法讲解、阅读理解和听力训练等。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限制了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二)忽视文化素养提升

文化素养的提升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还能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培养往往被边缘化。学生虽然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但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却知之甚少,更难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跨文化意识。

(三)高职英语教材现状

当前,高职英语教材普遍存在西方文化内容占比较高的问题。教材中大量引入了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内容,旨在通过这些素材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然而,这种单一的文化视角不仅限制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应该成为高职英语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缺失

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呼吁在高职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由于教材编写和修订周期较长,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动力和热情。因此,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中仍然缺乏足够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五)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体验。这些手段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英语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些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外,信息化教学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忽视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六)信息化教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潜在影响

信息化教学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深远的潜在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它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融合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平台,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一)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首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对年轻一代的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英语教学这一载体,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认同,从而培养出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如仁爱、礼义、诚信、忠孝等。这些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领悟这些思想精髓,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全球视野。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正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其他文化,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这种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他们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策略

教材内容的创新

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首先,对现有高职英语教材进行全面梳理,挖掘其中已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历史故事、诗词歌赋等,通过重新编排和设计,使其更加突出和生动。同时,可以邀请文化学者和教育专家对教材进行审读和修订,确保文化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新编教材,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比例:在编写新的高职英语教材时,应明确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适当增加其比例。新教材内容应涵盖中华文化的多个方面,如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等,以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跨学科融合,将英语与文学、历史等科目有机结合:高职英语教学不应孤立进行,而应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等紧密结合。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在英语课程中引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历史文化讲座等内容,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文化知识的滋养。

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资源库应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涵盖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应开发相应的在线学习平台或APP,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翻转课堂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环节移至课外,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在课堂上,则主要进行问题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体验。

专题性整理与对比教学,深化文化理解: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某个专题或主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教学。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和发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创新第二课堂,组织相关英语演讲比赛、研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积极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如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研学旅行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评价机制的完善

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评价项目,全面考察学生文化素养:在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评价项目,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文化素养。评价项目可以包括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表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通过评价机制的完善,可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提高学生参与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和信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能力。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评价数据的实时反馈与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评价数据的实时反馈与分析。通过开发专门的评价系统或利用现有的教学平台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查看自己的评价数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改进。

五、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方法,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策略对学生语言技能及文化素养的实际影响。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来评估融合策略的有效性。

实验对象与分组

实验对象选取自某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共计200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确保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英语水平等方面具有均衡性,以减少实验误差。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实验组使用经过创新改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高职英语教材,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对照组则继续使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材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翻转课堂、专题性整理与对比教学、创新第二课堂等,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数据收集与分析

听力理解能力与发音准确性测试: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与发音准确性的测试。测试内容涵盖日常对话、短文听力理解及发音模仿等方面,以客观评估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情况。

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问卷调查:设计专门的问卷,从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个维度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通过统计分析问卷数据,了解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变化。

访谈与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对部分实验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融合策略的看法、学习体验及收获。同时,对两组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二)研究结果

融合策略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听力理解能力和发音准确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融合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

融合策略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他们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能够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出更强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信息化手段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信息化手段在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和便捷工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信息化手段还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和精准化,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从而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支持。

六、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实证探索,验证了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的显著成效与深远意义。融合策略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发音等语言技能,更显著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融合策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丰富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融合策略,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以进一步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最终,我们致力于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深厚文化素养及卓越语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国际交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