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2024.09.26
引言
学习习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及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为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提供不可忽视的助力,而且可以直接影响他们每天学习任务的完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留守儿童,面对这些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深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在必行。下面结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谈如何正确培养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留守儿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
通过观摩网络上的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分析自己班级中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情况发现,目前留守儿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良学习习惯现象:
(一)自制力差,上课不注意听讲
留守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很难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常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在下面做各种小动作,经常需要教师的管束才能安静地听课,但是往往坚持不了几分钟,又开始东张西望,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刘桂琴 2020)。
(二)缺乏主动性,英语学习不积极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或者长辈溺爱、监管松散,认为英语学习不重要,便由着自己的心性对待英语这门课程。表现在课堂互动或者课后作业的完成方面,留守儿童面对教师的提问态度散漫,从不主动回答问题,每天的课后作业也总是出现遗漏、没有完成的情况,学习态度消极怠慢。
(三)自信心缺失,害怕张口说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小学生经常开口与同学、教师互动交流,才能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但是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性格内向或者自卑,不敢在同学和教师面前开口说英语,即使在英语早读时也从不大声朗读。
二、影响留守儿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习惯的因素
(一)家庭方面
家庭的教育环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在英语学习方面,小学生是主要的学习者,很多学习任务需要其自主完成。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大多数情况下依然需要大人的管教和监督,才能顺利完成各项英语学习任务。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和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这种长期两地分离的家庭关系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爱缺失,他们在群体生活和学习中感到孤独、自卑,不愿意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另外,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而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长辈面对英语这门学科又一窍不通,还有的长辈对孩子过度偏爱,“放养”的教育方式导致留守儿童滋生不自主的不良学习习惯。
(二)教师方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教师的教学往往侧重于课堂讲解、课后批改作业,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将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并没有给予他们额外的关心和照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忽视了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趣味性、互动性活动安排较少,导致留守儿童的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同时,造成留守儿童形成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因素中,家校疏于沟通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英语教师心目中,与家长沟通是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只要将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其实,这属于一种错误的思想认知,想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必须做到“家校合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让彼此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共同分析成因并探讨对策。英语教师疏于和家长沟通,就会切断很多重要信息的来源,面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纠正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三、留守儿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一)建立留守儿童学习档案,掌握英语学习状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对待留守儿童这件事情上,需要遵从同样的教育思想。改变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第一步,应该是熟悉和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如他们有哪些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有哪些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学情,才能在后期的养成教育中更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引导教育工作(莫丽 2017)。
比如,新学期开始,作为班级的英语教师,可以对自己管理的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做一次摸底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私下访谈等方式,了解班级中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习惯方面的信息。在调查采样完毕后,围绕调查的细节建立留守儿童的学习档案,从留守儿童的姓名、班级、家庭、成绩、学习态度、性格特点等多种角度出发,将调查得到的信息分类归档。这样在日后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时,英语教师可以随时翻阅这本学习档案,一目了然地发现其各项具体情况,还可以结合留守儿童在性格、家庭等方面因素的特点,为他们制订合适的教育策略。
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在英语教师的管理下会不断融入新的内容。英语教师可以将针对留守儿童的观察跟踪信息定期更新在成长档案中,尤其是在开展了学习习惯教学策略之后,更要做好前后对比分析的整合工作,从中发现目前习惯养成策略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灵活调整,确保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顺利开展。
(二)结合留守儿童特性因材施教,开展“手拉手”互助
留守儿童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都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不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纪律较差等。这些学生并非天生都是“后进生”,或者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方面的特性,开展“手拉手”互助的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改掉一些坏习惯(黄莉莉 2017)。
比如,针对一些留守儿童英语课后作业态度不积极的问题,鉴于他们家庭教育监管缺失的情况,英语教师可以安排班级中一些英语学习能力较好,学习态度端正、认真的学生与其形成“手拉手”的互助关系。以作业按时完成为例,每天英语教师布置好当天的作业后,每一个“手拉手”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就开始了自己的“监督约束”工作。需要在学校内完成的英语作业,“小老师”可以选择和留守儿童面对面完成;需要回家完成的英语作业,“小老师”可以选择通过电话的方式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约束、督促他们尽快完成。
又如,英语教师可以为留守儿童担任“兼职监护人”。针对一些父母和长辈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的家庭,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将留守儿童留在自己的办公室完成作业。如果留守儿童遇到不懂的英语题目或者知识点,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英语教师的帮助。同时,英语教师在监护过程中扮演着“模拟父母”的角色,在辅导留守儿童功课的同时,可以从言行举止上关心他们,通过亲近的谈话,或者温暖的关心举动,驱散他们内心的阴霾,引导他们慢慢喜欢上英语这门功课,并且养成自主、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三)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档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是关乎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学校引导教育出现“翻车”现象,也为了更加有效地巩固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成效,英语教师还需要提高对家校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知能力。针对班级中不同家庭的不同教育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家长展开沟通。
英语教师可以建立“家长联系档案”。在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问题之后,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将具体情况告知,并在与其父母交流的环节中寻找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比如,班级中有一名留守儿童,其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与他长期分离,但是父母都比较关心他的学习,每天都会给他打一通电话。针对这种类型的家庭,英语教师可以与其父母协商制订学习激励计划,如建议父母与孩子约定一个孩子想要达成的心愿,如果孩子在英语学习习惯方面表现优异,父母就会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这种心理暗示激励的方式,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达成学习的共识,这样,留守儿童在后期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因为“心愿”的激励作用会时时刻刻自我监督,从而确保更全面、健康地发展。
又如,针对一些忽视学生英语学习的家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展家访,与目前照顾留守儿童的长辈进行良好沟通,给他们讲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提高长辈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关注。在此基础上,长辈可以积极配合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果遇到留守儿童放学不写作业等情况,可以及时反馈给英语教师,或者利用长辈的威严开导教育留守儿童,让他们明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四)激励留守儿童学习潜能,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及疼爱,非常容易出现学习不自信、偏激的不良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尝试从德育方向入手,改变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学会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鼓励,激励其自觉改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刘举 2016)。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评价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教师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传统的英语课堂评价总是以批判性的形式出现,虽然这种评价方式“一针见血”,容易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对于一些心理脆弱或者偏激的留守儿童,反而会让他们丧失英语学习的动力。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发展性评价的模式鼓励留守儿童,通过巧妙的评价引导他们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以课堂回答问题为例,在一些简单提问之后,英语教师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回答,即使他们回答的内容有差错,英语教师也要以“点评+鼓励”的方式评价,如“今天回答问题的声音非常响亮,老师给你点个赞,但是答案中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通过这种双重评价的形式既可以让留守儿童得到表扬,提高自信,而且委婉地指出了他们存在的问题。这种评价方式更容易让留守儿童接受,使其主动、认真地聆听其他同学的回答。
又如,班级中有些留守儿童课堂纪律性较差,总是在教师讲课的时候窃窃私语或者做一些小动作,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而且会让周围同学的学习受到影响。面对这种问题,英语教师可以与留守儿童达成一个“成长协议”:如果他们能在课堂中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且认真完成作业,教师会根据其表现进行每天评分,一周结束后,如果评分达标,就可以获得教师赠送的一个小礼物,如铅笔、日记本、橡皮、零食等。很多孩子对礼物没有抗拒力,心甘情愿与教师达成协议,在课堂中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
(五)迎合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开展趣味学习活动
因为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自由松散的生活氛围,所以他们在学习中多是懒洋洋、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的样子。如果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陈旧、乏味,这些学生更是会在课堂中走神,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遇到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立足“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尝试从留守儿童的喜好和需求出发,创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趣味英语学习活动,激励他们主动学习英语,并在活动中练习英语的各项能力(冯琴 2012)。
比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文本中出现了很多动物,小学生对动物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甚至有很多小学生喜欢养小动物。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为了吸引留守儿童的课堂注意力,英语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根据之前调查留守儿童喜好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播放《熊出没》《疯狂动物城》等动画片段中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在生动、有趣的动画画面吸引下,留守儿童会对这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课堂走神的不良习惯能得到有效纠正。
又如,一些留守儿童因为性格原因不喜欢开口说英语,这种学习习惯非常不好,直接影响他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为了激励留守儿童参与英语互动,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创设一些简单、有趣的课本情景剧,鼓励留守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文本讲述了小老鼠和狮子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课堂教学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更熟悉这篇文章的内容,教师组织情景剧表演活动,鼓励班级中的留守儿童扮演其中的“小老鼠”或者“狮子”角色。为了提高留守儿童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制作了简单的头饰,并将课文内容进行简化处理,让留守儿童扮演台词相对简单的角色。通过这种角色互动的方式,可以改掉留守儿童不开口说英语的坏习惯,引导他们在故事情境中找到英语表达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留守儿童关心或者熟悉的生活元素作为媒介,开展各种游戏互动活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4 My family介绍了家庭的主要成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在他们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锻炼他们使用“This is my father.She is my mother.”进行交流,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备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鼓励留守儿童站起来根据照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父母。源于对父母的想念和爱,留守儿童会认真使用课本中的句型与同学互动,在介绍中不知不觉开始主动说英语。
结语
总之,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尤其是面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存在的学习习惯问题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引导教育时,要提前掌握留守儿童的各种有关信息,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做出创意性的教育举措。
- 上一篇: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以Unit 5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为例 2024-12-23
- 下一篇: 教育戏剧视域下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