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5.01.07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自主学习理论,提出了包括激发兴趣、转变教师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习惯和策略等一系列措施。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监控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指导,也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英语专业;教学策略;学习习惯;学习效果

一、引言

自主学习,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教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石。自主学习强调的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而是更加注重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具备快速获取新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然而,当前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在许多英语课堂上,教师仍然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应试教育的压力依然巨大。四、六级考试等英语水平测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英语能力,但也使得许多学生和教师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削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此外,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生无法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工具,如原版英文书籍、在线课程、语言实验室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可能性,使得他们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英语教学模式,探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包括转变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评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关乎他们能否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受“语言工具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把英语学习当成知识进行传授,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放在教学法上,而非学习方法。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学习主动性。

(三)教学主客体倒置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单一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忽视过程评价,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未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深入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及霍勒克(Holec)的理论贡献。作为自主学习理论的奠基人,霍勒克将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个体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包括了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估学习成果等一系列自我导向的活动。这一定义不仅明确了自主学习的核心要素,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

在外语学习领域,霍勒克的自主学习理论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外语学习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使得学习者必须依靠自主学习来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学习策略,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提高外语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外语的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森(Benson)和沃勒(Voller)进一步丰富了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他们强调学习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以及学习欲望。这一观点揭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机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这种从内而外的转变,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其次,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学习策略。

此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支撑。这个环境应该充满尊重、信任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也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依赖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借鉴霍勒克、本森和沃勒等学者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主学习的本质和内涵,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其中找到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MOOC等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进一步刺激学生主动探索和寻求自己的兴趣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和模拟情境等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有关网络话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Internet?”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自主学习,并在下堂课进行辩论赛,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教师转变观念

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而教。在教授知识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是要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思维。教育本身并不是一项能快速见效的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在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时保持耐心,只有让学生自主发展,才能使其产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授课。然而,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不能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态度,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同时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例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利用问题情境、模拟情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常的轨道上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模拟情境能将学生引导进入具体的实践环境之中,让学生产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意识,引导学生对知识和问题形成相对深入的理解。

(四)指导策略,培养习惯

1.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新课、掌握学习主动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预习习惯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期、半自主期和自主期。在适应期,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在半自主期,学生具有一定预习能力后,师生共同确定预习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在自主期,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

2.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及时记笔记,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教师应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记录、思考为主,不应过多地介入学生自主记录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录习惯。

3.科学地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与课外阅读”等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监督,使学生自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应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对象不仅是知识、能力,还应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等。

(五)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自己有决心付出努力。自尊和自信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认知上,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是理性还是感性、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等,学生就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而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

(六)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行,不要制定模糊的目标,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教师应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七)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逐步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策略培训包括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和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并验证其效果。

五、实验与效果分析

通过实验,接受策略训练的学生在听说、阅读、写作、翻译和解题等方面的策略知识逐步丰富,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到学习活动之中。他们的学习计划意识增强,能够在老师的监督下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的完成率也在提高。学习动机增强,上课走神的现象逐渐减少,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然而,实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如何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适应各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如何把策略培养与正常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六、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英语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自主学习理论及研究成果,改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营造积极自主学习的英语课堂环境,构建自主学习指导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评价策略。通过激发自知、制定计划、策略培训、反思调节等策略,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动力,以推进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英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围绕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到具体策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