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发展视角探索词汇奥秘 ——《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述评

2025.01.08

语言研究不能止步于某一种单一语言的探索,应以历时和多语比较的眼光对不同语言的研究进行比较,促进人们对人类思维和语言内在本质的深入了解,其宗旨是探究不同语言背后的人类逻辑和经验,对比分析也因此成为语言研究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比,凸显对比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性和相似性,使语言描述日臻完善,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有利于发现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作为语言之基的词汇,可以被视为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的钥匙(Wierzbicka 1997),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哪一个词是一座孤岛(Partridge 1961),每一个词都是一个相互联系且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符号,也展现了一个充满魅力、包罗万象的世界。

在浩渺的词海中,英汉词汇在构词和语义上具有哪些基础上的相似和相似基础上的差异?如何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这些语言现象?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在历时演变中具有哪些共性和个性?词汇对比研究可以从哪些新的视角揭示其变化规律?《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一书解释了以上疑惑,开启了一次“文明趋同,文化求异”的探索之旅。该书从全新的角度层层深入,围绕英汉词汇的形态和语义两个方面,多维度考察英汉词汇的特点及发展变化,探索两种语言的词汇异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有理有据地向读者揭示英汉词汇对比中的奥秘。

一、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八章,从英汉词汇对比概况出发,回顾并评析了国内外词汇对比研究的相关著作及论文。在介绍了语言对比研究方法后,从英汉词汇形态对比和语义对比两个方面探讨了词汇的结构和语义关系。

第一章为英汉词汇对比概述。本章说明了英汉词汇对比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本书框架。无论是词汇形态学还是词汇语义学,词汇对比研究终究是探讨构词和语义关系两个方面的异同。这种异同分析研究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翻译理论的建构及双语词典编撰。

第二章是英汉词汇对比的国内外研究回顾和评析。本章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梳理了词汇对比研究著作及论文中的研究特色、研究成果、研究价值,同时客观评述了以往研究的欠缺之处。从研究著作的宏观层面和论文的微观层面,将词汇对比研究的内涵语义、语言现象和应用研究与理论语言学框架和语料库研究方法相结合,推进语料库词汇对比研究新课题。

第三章为研究方法介绍。本章介绍了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即对比研究、定性定量研究和语料库研究,并介绍了本书所使用的英汉单语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及具有可比性的双语语料库。从科学的研究方法出发,解决语言对比领域存在的证据不充分性和论证的随意性等问题。

第四章是英汉词汇形态对比。本章包括词的界定及英汉构词法对比,包括派生词构词、复合词构词、转类构词和缩略词构词对比四个方面。探讨了汉语的“字、词”和英语word、morpheme 的对等性,分析了典型词缀构词和类词缀构词的英汉异同。英汉词语在定位性、能产性、类词缀与词根同形性、黏着词义性、社会文化中的词缀化趋势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英语词基词类较固定,而汉语较灵活。英汉复合词对比主要探讨构成成分、语义对应和语法关系。英汉词汇中都存在从属型、并列型和限定型,在数量上存在差异,并在各自语言中存在一些特殊复合词。英汉词汇都广泛存在词类交叉和转类现象,可以从语义、结构、概念和频率区分源词和转类词、转类词和兼类词。虽然英汉缩略词在构词上具有相同点,但是分类有所差异。其中,提取式缩略词是汉语特有的形式,数字缩略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更高,网络时代的新型缩略构词法呈现出混杂式样态。

第五章是英汉词汇语义对比。本章从“词与物”和“词与词”的关系探讨了词义分类及词汇对比。运用反向路径,从语义视角和称名学两个研究路径阐释了英汉词汇在一形多义和一义多形两个方面的异同,即汉语表现为分析型语言特征,英语则表现为综合型语言特征。词义在不同文化中不可能完全对等,即使在同一种文化的不同语言环境中,其词义都会发生变化。不能一概而论说某一种文化或者某一个物体或现象对应的称名词数量多、范围广,这与文化发展的历时过程有很大关系。本章从聚合关系(paradigmatic)和组合关系(syntagmatic)探讨词与词关系的对比。英汉词汇在“同素词”“反义词词化”“属加种差”的上下义构词方式上有较大差异。从认知范畴理论和共时、历时研究角度对本章中的习语化、组块化、回溯语、浮现词缀、语义韵及语义趋向等现象作了分析解释。

第六章为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英汉词汇对比。本章从不同语言学视角考察英汉词汇对比,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论证了语义场理论、成分分析法、生成词库理论、范畴化理论及基于使用的模型和图式化理论在词汇异同中的理论解释力。将零散的词汇对比自下而上找到了研究理据,由浅及深,由实际到理论,厘清词库、构词法、词汇语义学和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关系。

第七章介绍了词汇对比研究的发展趋势。本章主要探讨词汇对比研究领域的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基于语料库的词汇对比研究步骤和分析;二是英汉词汇历时演变中的语法化、词汇化和构式化等特征分析;三是运用文化组学和大数据阐释英汉词语在人类思想及文化演变过程中表现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八章是对本书的总结,提纲挈领,对前述观点作了总括性概述,列举了词汇对比研究的五大特色,并提供了英汉对比领域的研究选题建议,提出了可供研究的十个问题。

二、简要评述

《英汉词汇对比研究》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将英语词汇学、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系统地融合在一起,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英汉词汇形态构词和语义特征进行对比,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视角下,对英汉词汇的差异性和互通性进行比较分析。该书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

(一)脉络清晰,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对比语言学是在哲学语言学指导下的一门语言学学科,具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层面(潘文国、谭慧敏2006)。本书作者跳出之前有关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范式,不拘泥于单纯语言现象的对比描述,而是层层深入,循着“是什么”“为何研究”“如何研究”“可继续研究的领域”按章节一一展开。

本书研究的突出之处首先在于兼顾理论研究和实例举证,通过翔实的例子和微观的个案使理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映入脑海,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然后从理论语言学视角深化研究语料库获得的数据,做到有理有据。其次是“知其然也探其所以然”,不仅呈现了英汉词汇在形态和语义上的差异,还进一步解释概括其差异成因,分析有条理,举例翔实。比如,在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两个主体章节,作者对英汉词汇形态和语义详细对比,既参考了国外词汇研究专家的著述和翔实案例,又有我国汉语词汇学者的研究发现,加之作者之前的学术积淀,从术语解释、理论界定、分门别类到个例分析、数据统计、归纳总结,用系统且条理清晰的方式逐一展开。比如,词汇形态对比,分别探讨了派生、复合、转类和缩略英汉构词对比。在词汇语义对比章节,又围绕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将词汇内部成分关系和词汇在句法中的组合关系由内及外逐层分析。将“转类和兼类”“语义韵”“回溯语”“类词缀”“构式化”等术语概念和语言现象融入特定的章节,既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又增加了可读性,兼具易懂特性。

(二)系统科学,具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对比语言学的根本目标是达到对语言的解释能力(Van Buren 1980)。本书运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将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体现在对比研究的四个层级——“哲学”“理论”“应用”和“实践”,挖掘语言本质上的共性和个性,并在语言学理论视角下加以诠释,不仅关注观察的充分性(observational adequacy)、描写的充分性(descriptive adequacy),还强调解释的充分性(explanatory adequacy)。作者在对比方法上遵循了选择性原则和同一性原则(潘文国、谭慧敏2006),体现了方法的多元性和研究模式的独创性。使用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避免了单个研究者的直觉不可靠和潜在偏见,提高了研究信度,改变了传统上内省、静态、以短语为单位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词汇的真实使用情况、预测发展趋势,发现潜在发展规律。

随着词汇的不断发展,人文科学范式向“数字人文”转型,研究方法推陈出新,借助大数据和语料库,依托文化组学视角,探索新的内涵义和外延义,以及历时发展中的异同,大规模的词语数据有效揭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词汇研究也将大放异彩。在大数据时代,传统人文分析要与数字人文相结合,细读需要与远读相结合(邵斌2020),将词汇对比延伸向新的文化对比研究视角。比如,第四章的“整体部分复合词”在第三章的内容中也有讲到,却采用了不同的语言理论框架,可以从词内成分的语法关系进行分类比较,也可以从词的聚合关系探讨其认知意义。在系统化理论框架的同时,挖掘不一样的研究视角。从经典传统理论研究走向网络时代词汇变迁,将词汇研究与大数据、语料库相结合,提升了读者探索浩渺词海的动力。

(三)实践指导,具有研究视角的前瞻性

本书给读者的启示和影响远非词汇对比知识框架的搭建、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新兴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更是对词汇构成和语义演变新的认识和对语言本质新的理解,进而对读者产生多元的影响。比如,语义场和成分分析法对篇章理解、原型范畴理论和基于使用的模型和图式化对语言教学、生成词库理论对跨文化交际都具有指导意义,为教学研究增加了更多的理据。

除此之外,以新的视角带领读者通过“词”认识世界,具有全新的文化、哲学、认知和心理方面的知识引领作用。词汇的变化折射出现实世界的变迁,旧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词如雪花乱飞,让人应接不暇。借助认知语言学、词汇类型学视角及本书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它们突然又变得乱中有序。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构成了结构化网络,在认知中起重要作用;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动、鲜活的。一个词会让读者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桃花源”,也会衍生出一系列可供研究的话题。比如,作者在第七章和第八章中提出了许多独到、新颖的前瞻性研究话题,增加了词汇对比研究的维度,通过词汇折射出更深层次的文学、文化、社会价值观及人类情感分析,从而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型式和变化,完成“型式认知者”的研究使命。这些前瞻性的研究视角也激发了研究者对词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敏感度,有利于探索汉语词汇研究的新路径,发掘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当然,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尤其是语言对比研究。由于本书主要致力于英汉词汇对比,其应用价值体现在外语教学、翻译实践、词典编撰和历时发展研究等方面,因此对语言现象的诠释和分析大多采用西方的理论和分类。是否可以使用某些本土汉语语言学理论和分类方法解释语言现象和词汇差异?汉语独有的构词性是否可用于英语?理据不同,研究者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是否会更多样化?这些问题可以在后续作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事实上,语言单位存在种种过渡状态,这是每种语言的共象。因此,不管是构词关系还是语义特征,词汇是语言的要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多维度的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会发掘出更多的词汇共性和特质,也将折射出更多的文化、哲学、认知、心理异同,彰显词汇蕴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