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互联网+”模式的初步探索

2021.09.04

教育教学论坛

一、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互联网+”模式日渐渗透每个行业,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新要求、新任务,更面临着严峻挑战[1]。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2]。国内外学界业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及社会需求相比,我国高校对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有待提升和完善。

2015年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3]20153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4]。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为此,我们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测试与仪器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互联网+”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意识、职业素养,旨在探索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创业氛围,建设完整的科技成果市场化的通道。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拥有相关创业能力,各所高校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初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缺乏对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技能锻炼的实训;高校缺少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没有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书本知识上;一些创新创业大赛流于形式,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延续下去等。

相比之下,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则发展较早,相对成熟。早在1947年,哈佛商学院就开设了大学创业教育第一门课程——“新企业管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机构等多主体深度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此,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深入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

三、集中优势资源,开展“互联网+”模式创新创业教育

本项目的实施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测试与仪器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展开。实践基地为实践学习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包括多样化的硬件设备、固定的场地设施、专业的指导教师等优质学习资源。

本项目围绕“互联网+”这一关键词展开。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管理

“自动测试与仪器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设备管理从最初的传统借用登记、室内借用学习,已逐渐扩展为由电子借用登记、网络预约学习等教学模式,部分设备甚至可借出基地学习,从而保证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动手实践,即时开发与调试,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学习更加高效。基地面向全校师生,甚至全社会开放,以提高基地的使用效率,为学生的实践培养提供平台。

(二)基于“互联网+”模式引入更多学习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产品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教育形式使跨时空学习成为可能,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我们结合互联网时代的MOOC,翻转课堂SPOC等先进双创教学改革趋势,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内与课外相融合、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相贯穿、企业讲师与学校教授相互动、项目学习与基础学习统一化的举措。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创业教育资源,我们引导学生去关注专门的创业网站,学习创业知识、观摩创业案例、参与创业培训、了解创业政策。

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将企业资源融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我们已经与DIGILENT中国公司达成共建“开源软硬件设计”课程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开源软硬件创客空间”,吸引学生在课余时间完善作品,并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提供创客平台和技术支持。

(三)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利用“互联网+”概念

在具体实践项目中,我们让学生开展头脑风暴,自拟设计题目,培养创新创业理念。在头脑风暴中,指导教师适时将“互联网+”和网络的概念引入具体指导中,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指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过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善作品,实验硬件采用便携式“开源软硬件”的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创新想法。

综上所述,我们围绕“互联网+”这一关键词,在实践教学培养方面所开展了基础性的探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创新创业环境,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能够逐步培养和发展社会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以及与之匹配的综合能力素养。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建立了“开源软硬件创客空间”平台,指导学生在这一平台上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多组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国家级和校级立项,其中一组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一等奖。部分学生不仅完成了创新项目,并且在本科阶段就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通过本项目的初步实践可以看出,要实现创新创业的全面优化,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互联网+”模式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的聚合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和创意思路;互联网上的开源资源,将成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巨大宝库,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会学生合理利用,快速成长;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相关题材也应该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应重点考虑的研究内容,强化学生对于“物联网”、工业4.0等相关概念的理解,通过聚合企业资源,培养更多的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专业人才。

五、结语

“互联网+”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面对新的契机和挑战,高校应勇于打破传统思维,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实现地理空间的突破,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扩大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参与主体,拓宽创新视野,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