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于OBE 理念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

2024.05.11

引言

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 版)(以下简称《纲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发布,课程思政在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与推广。在奋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英语教学在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同时应肩负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即鼓励大学生加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队伍,其意义重大且深远。

一、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 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李志义 2015)。该理念由美国学者斯帕迪(Spady)于1981 年提出,因其特有的创造性与可操作性,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很快被用来指导教学改革,现已成为众多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基于该理论的先进性与实用性,近年来国内不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指导工程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而言,OBE 理念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禁锢,为高校大学英语的口语思政教学提供新思路。然而,目前国内对OBE 理念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工程教学的改革,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尚少。本研究从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入手,探索将OBE 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

《纲要》和《指南》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既肩负着语言知识的教学任务,又有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在中西融合的同时,文化碰撞在所难免,因此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正在经受考验。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应融入思政教育。

三、基于OBE 理念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正有力引领国际秩序发展,世界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同时助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大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优秀英语口语人才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广且影响力大,因此其教学改革对中国的外宣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OBE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均为当下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一)基于OBE 理念确立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OBE 认为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教学目的,与之相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都要围绕其展开。根据《纲要》精神,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政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不断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并着力提高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此外,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还是一门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部 2020)。因此,教师在制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目标时,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中国,促使其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

OBE 理念主张在确立教学的终极目标后,反向设计课程。基于此,贵阳某学院的英语教师在制订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时,灵活地将口语教学的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了融合。例如,在制订2022 级大学英语(一)的教学目标时,基于《新航向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语言点“food(食物)”的教学内容,教师确立该单元的教学目标除了教授有关中西方食物的语言知识外,还引导学生推介中国的地方名菜(八大菜系等),并激发其主动传承一些特色食品(糖人等)的制作,在增强其文化自信的同时鼓励其通过现代传播方式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声,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一直以来,OBE 理念遵循“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原则。教师在制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目标时,在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融合为导向的同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根据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持续改进。

(二)基于OBE 理念创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OBE 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这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传统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甚至细化到每一章节的课时安排,这无疑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作为语言教学,大学英语不仅要有内容的讲解,还要有交际练习的配合,若局限于大纲所圈定的内容输出,学生的实际操练与发散思维必然会受到影响。OBE 理念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先明确该课程对学生达成其毕业要求会有哪些贡献,再对应毕业要求来编写必需的教学内容,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课时。因此,在OBE 理念的引导下,不仅教师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而且学生会在学习伊始就明白自己接下来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在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指引下,贵阳某学院的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既注重能力技巧培养,又努力深挖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在各专业的大学英语课堂中紧扣立德树人的思政主题,以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入中国的外宣队伍。

以该学院2022 级大学英语(一)的口语教学思政内容为例,该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综合教程和视听说教程。使用的教材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和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新航向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大学英语(一)组的教师经座谈研究,明确了大学英语(一)的口语思政教学点:文化自信与传承、家国情怀、价值观塑造。基于OBE 理念反向设计思路,思政内容的设计没有拘泥于教材的章节顺序而灵活设计(具体内容见下页表)。

大学英语(一)的口语教学思政内容

(三)基于OBE 理念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方法

OBE 理念强调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正确处理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的关系;主张将传统的知识课堂和句号课堂变为学问课堂与问号课堂;主张将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李志义2015)。传统的教学以教案为本位,按计划开展课堂教学,每堂课无一例外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学方法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OBE理念鼓励教师摆脱固定教育方式的羁绊,主张对话课堂而不是沿袭传统的“灌输”课堂;主张开放式课堂而不是将教学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场合进行教学;主张彰显学生的能力而非教师的知识厚度;主张学思结合而不再重学轻思。这就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课堂“灌输”形式,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质疑权利与思辨空间,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这样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更利于培养出用世界理解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的当代大学生。

为将OBE 理念切实有效地贯穿大学英语教学,贵阳某学院大学英语(一)的教师采用文秋芳(2016)的POA 教学方法构建对话课堂,将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课程思政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先在口语课堂前抛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应用网络等资源充分准备话题,再在课堂上针对该话题进行成果展示,最终对其进行评价,以达到思政目标。例如,在开展Unit 5 Travelling 的口语教学课程思政前,教师布置探究性口语学习任务: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ina with those in America,让学生应用网络资源等充分准备该话题,以驱动下堂课的口语思政,该环节为驱动环节。在利用网络资源等自主学习方式寻找到答案后,学生在课堂上以形式多样的presentations 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继续“问号”课堂,引导其他学生对做presentations 的同学继续形成“问号”,敢于质疑已有答案并进一步探寻答案,从而提升其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等。例如,针对话题“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ina with those in America”,在学生展示完后,教师继续抛出基于这一话题的Why 和How 等问题,激励他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成学习。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等评价方式,对“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ina with those in America”的展示作出评价,并邀请学生课后就本堂课的学习效果给出反馈评价。此处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还要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以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的改进。总之,基于OBE 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程思政的特点不断有针对性地就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四)基于OBE 理念优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评价

OBE 理念认为,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OBE 理念所说的学习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在对学生能力水平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其价值观及情感认同给予评价,以了解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为此,贵阳某学院的英语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首先,使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即先通过平时成绩记录学生课堂发言、课堂展示或游戏参与度的成绩,再结合期末话题演讲或对话对学生的口语技能给出最终成绩。其次,使用现象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思政教学是一种渗透式教学,仅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成果展示很难判断出他们在情感上的改变,因此教师在参考其学习效果的同时要动态地观察其思政习得对其行为表现的促成作用,这就要求师生课上、课下乃至结课后跟踪进行持续互动评价。最后,OBE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评价(蔡其伦、李芳芳 2022),因此,贵阳某学院的英语教师灵活结合个性化评价与规范化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教师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问题特殊解决。例如,对于口语能力弱的学生,可通过Yes/No 的问题考查其思政学习成果;对于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在考查其思政学习成果时可以采用What/How/Why 等问题。此外,为了让评价结果公平公正,学校还应设立标准规范的评价机制,以保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因此,贵阳某学院2022 级大学英语(一)的口语成绩在占期末成绩30%的基础上,再分为30%的平时成绩、30%的期末展示成绩和40%的思政成绩(由教师持续跟踪给出)。

结语

以贵阳某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依据,基于OBE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进行研究,并尝试改变传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以期对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供方向,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思政改革。但这仅仅是立足研究者相关经验的初步探讨,其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期望更多同仁探索成果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