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为例
引 言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工具和基础。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学会阅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理解性技能三级要求中指出:七年级学生要能借助图片、影像等视觉信息理解收听和观看的内容;能理解书面语篇的整体意义和主要内容;能根据标题或图片预测书面语篇的大概内容、故事的情节发展或结局,能识别和判断书面语篇中句子的逻辑关系(教育部 2022)。针对上述阅读要求,多模态教学模式逐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推广。多模态教学旨在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符号,激活学生多重感官,增强阅读效果,全面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钱芳 2021)。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组织形式有所改观,但在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教学认知偏差
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知情况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对大部分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对阅读及阅读教学的认知依然存在不全面、不深刻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受制于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依然执着于词汇、语法教学,甚至将其视为提分的工具,忽视了语篇阐释、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
(二)阅读教学指导浅表化
核心素养下,阅读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取语篇表层信息的活动,而且是深层次思维加工的活动,即透过表层信息,真正领悟阅读文本的内涵、价值,最终在阅读活动中获得高阶思维、文化意识等全方位发展。但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依然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阅读文本翻译、重点词汇和语法讲解上,对语篇的学习与理解始终停留于表层信息,未能基于语篇引导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入探究,使得语篇内在的育人价值难以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三)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立足于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构建灵动的阅读课堂,从而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受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制约,教师依然倾向于知识“灌输”,忽视了新手段、新模式的运用。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阅读教学评价滞后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构建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调查发现,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评价存在评价标准与阅读教学目标脱离、评价与考试混淆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学评价“促学、促教”功能的发挥(郝文君 2022)。
二、多模态理论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多模态理论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认为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知外部世界的。模态就是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的方式。当人类运用单个感官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时,属于单模态;当多个感官都参与互动,就属于多模态。因此,多模态教学就是利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感官,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方式,与外部环境进行交际、互动的现象(彭开霞 2022)。
基于多模态理论和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模态语篇的教育教学价值。
首先,真正落实了“以生为本”理念。鉴于多模态的多样性特征,将其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使得英语阅读教学不再枯燥、机械、古板,而是更加智慧、趣味。在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阅读兴趣、认知、智力与能力,灵活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方案,调动其多感官积极参与阅读学习,不仅拓展了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而且实现了从“要我读”到“我要读”、“枯燥读”到“趣味读”的转变,真正满足了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丁梦莲 2019)。
其次,有助于加深理解,提升阅读效果。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努力转变表层阅读教学模式,转向促进他们高阶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单模态阅读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阅读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而在多模态阅读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深层次阅读动机。
最后,有助于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可以将图片、声音、视频等模态进行深度整合,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社会情境,以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的英语阅读。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鉴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教学价值,积极开展初中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下面,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为例,探索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于视频和图片,创设阅读情境
鉴于初中生阅读兴趣低、课堂参与度低的现状,在推进阅读教学改革时,教师应以唤醒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为第一要务。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结合阅读内容,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多维阅读情境,快速激活其已有关于阅读文本的背景知识、主题,使其迅速进入阅读状态。例如,在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听一段微信对话音频,并回答问题:
T:Classmate,today I received a message from Neil.Do you remember Neil?(Showing Neil’s photo)Who is Neil?
S:Yes,Neil is a British student.
T:I want to share a surprise with you. Do you want to hear it?(Play WeChat conversation audio)
T:What is this surprise?
S:Neil will visit Suzhou and Beijing in China.
T:First,Neil will visit Beijing. In Beijing,what does Neil like best?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依托音频模态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不仅唤醒了他们的阅读好奇心和积极性,而且激活了其已有词汇基础,为其更好地开展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多模态资源,开展深层次阅读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流程固定,教学活动单一,不利于学生的趣味阅读和深度阅读。为了满足《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应开发多模态资源,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阅读。在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阅读教学中,教师基于本课阅读教学目标,带领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语篇主题意义进行探索:
1.基于问题链,激活文章背景知识
由于七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低、缺乏体裁意识,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从语篇体裁的角度设计契合其认知发展区的问题链,引导其思考:“Who will come to Sunshine City?What type of article is this?”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通过思考与交流,不仅初步理解了文体,激活了相应的背景知识,开启了思维的“大门”,而且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渐形成了极强的阅读期待,更好地参与阅读学习(杨雪 2023)。
2.基于标题,合理预测文本内容
面对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文本的标题、副标题切入,提出问题:“What can exchange students do in Sunshine Town?”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阅读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进入阅读的第二个环节,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同时,学生通过思考、预测等活动,发展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现了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丁梦莲2019)。
3.营造多模态环境,层层深入解读文本
在多模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模态语篇环境,引领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解读:
第一,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要求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关键词标注出来。接着,结合阅读文本内容,提出问题:“What Makes Sunshine Town quiet?”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边阅读边思考,找出其原因并围绕 environment、people’s life、location、transport 四个维度完成思维导图(见下图)。
第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PPT,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Why is Sunshine Town a good shopping place?”让其结合阅读文本,从Lots of nice shops、Not expensive things、Wonderful presents三个维度进行回答。
第三,展示听力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听力训练,并思考:“What is the most famous Sunshine Town?What can I eat in Sunshine Town?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Why?”要求其结合听力材料进行回答,旨在发展其思维能力。
第四,播放一段富含京剧元素的《说唱脸谱》,引导学生在观看、跟唱的过程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旨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强烈的刺激,引领其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理解,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之后,再次提出问题:“Why introduce Beijing Opera to exchange students?”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介绍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将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赵峰2022)。
基于多模态的阅读教学紧紧围绕文本的主题语境,以文本内容结构为“支架”,借助多模态资源,通过思维导图、问题链、图片、听力材料的融入,带领学生完成阅读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在发展其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其阅读思维的发展,并促使其从中了解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目标。
(三)鼓励多模态合作,促进阅读迁移
核心素养下,为了促进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鉴于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内涵,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小组合作,使其在多模态资源中互动学习,旨在促进阅读的拓展和延伸,提升阅读学习效果。在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阅读教学中,教师基于多模态资源,指导学生5 人一组,在文本结构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进行复述。在小组学生复述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便将文本内容整合到一起,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逐渐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管理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促进了阅读文本的整合、内化与迁移,真正实现了深层次阅读。
(四)活用多模态理论,优化阅读评价
教学评价是构建生态课堂、推进教学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传统阅读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结果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阅读过程体验。有鉴于此,在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阅读教学评价中,教师设计“争做小导游”的活动。首先,教师创设情境:交流生周末要来苏州,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应该如何为其介绍呢?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苏州的景点、美食、戏剧等进行详细展示。最后,指导学生结合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介绍。依托这一形式展开评价,使得阅读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将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另外,通过这一评价方式,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结 语
基于多模态理论内涵,构建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唤醒学生阅读认知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多模态阅读教学中,通过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能真正实现“高效阅读、深层阅读”的要求。
- 上一篇: 单元主题视角下绘本与小学英语主教材融合的实践探索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5-01-15
- 下一篇: 让小学英语考试“活”起来 ——基于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