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 2020)。文化意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突出强调个人修养,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直接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意义重大(梅德明、王蔷 2018)。但目前实际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人为地割裂了英语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文化素养水平制约了英语课堂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以知识传递为主要教学范式的现象比比皆是,文化意识的融入效果有限。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与培养过程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教育部 2020)。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其在面对不同文化时,不仅能够进行表层的比较与鉴赏,而且能够深入思考,开展批判和反思。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学会理解,包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同时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认识,使其成为有正确价值观,有更高文明素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英语课程的文化意识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深入了解优秀文明成果的多样性,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开阔国际视野,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教育部 2020)。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
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内化过程,经历从感知到意识,从意识到修养,从修养到行为的提升过程(喻侯林 2019)。文化知识的教学应以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教学目标。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涵盖文化知识的传递,还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现象的内涵,最终将优秀文化植入内心,成为其素养和品行的重要部分。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循环往复过程。文化意识的形成表现出极大的进阶性特点(郑颖 2022)。这种进阶性分为三个层次:树立意识,通过分析与比较,感知文化知识;落实行为,通过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形成态度,通过内化转外化,形成文化素养。
二、培养高中生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学实践
下面,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Food for Thought 为例,阐述高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分析课标与学情,明确文化意识培养要求
《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素养的一级水平要求是能够在明确的情境中根据直接提示找出文化信息;感知中外文化的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 2020)。
《课程标准》必修课程文化知识的内容板块,要求高一学生要对比中国和英美等国家的主要习俗,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英语语言的魅力及其承载的文化魅力;了解中外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异同,为大方得体地有效沟通奠定基础;有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教育部 2020)。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分别提出不同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体现了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进阶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层次性,掌握好难度和深度的递进。学生在小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和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中接触过不少相关素材(如表1所示),具有初步对比中国和英美等国家主要习俗的能力,形成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构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词汇语义网。无论从主题、语言和认知等维度都为高中的学习搭建了结构支架,为进一步提升文化意识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1:饮食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流知识纵向衔接
(二)整体研读教材,梳理单元文化知识与内容
本单元所涉及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内容是饮食文化的多元性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本单元首先介绍了几个国家的代表性食物,展现了各具特色的世界美食和精彩纷呈的餐桌礼仪,充盈了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认知,然后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培养其树立理解和包容多元饮食文化的意识,最终让其个性化加工处理所学知识,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表2:Unit 1 Food for Thought 单元文化知识
(续表)
(三)合理制订目标,关注文化意识进阶培养
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鲜明的进阶性特点,不可一蹴而就。教师在构思文化意识关联的教学目标时,只有确保设计理念清晰明了,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靶向施力,激励学生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要设置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比较,树立相应的文化意识;其次要通过开展感知、赏析与汲取等加深文化理解的活动,引导学生落实行为;最后要通过内化转外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文化素养和态度。
教师要根据SMART 原则,审核所制订的文化意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specific),是否可衡量(measurable),是否有可操作性(attainable),是否紧扣主题(relevant),是否有时间限制(time-bound)。
教师可利用ABCD 教学目标表述法制订文化意识教学目标。细研Audience,以学生为主体,从班级的自然情况、优势到认知发展水平和亟须解决的痛点和弱点等多维度分析学生的特殊性,找准其文化意识的“最近发展区”。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进阶培养目标。厘清Behavior(学生学什么),按照从易到难的逻辑顺序梳理整个单元及每一课时的文化知识。设计集探究性、合作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感悟文化内涵,形成文化素养。明晰Condition,清晰明了地阐述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发生的条件和环境因素,确保让文化学习在课堂真实、自然地发生。从宏观角度看,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境创设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其认知水平,如利用多媒体做到有趣、“有料”,不能让形式大于内容。细化Degree(学到什么程度),规定学生的学习行为标准,可以用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表示。例如,“学生能够用本堂课所学词汇表述英国的餐桌礼仪”。图1 显示了Unit 1 Food for Thought 单元文化意识培养的进阶性目标,表3 为各课时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培养层级。
图1:Unit 1 Food for Thought 单元文化意识目标
表3:Unit 1 Food for Thought 课时文化意识目标
(四)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文化意识培养
《课程标准》明确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教育部 2020)。教师应深入剖析学情,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设计集情境、层次、实效于一体的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如 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SQ3R(Survey、Question、Recall、Revise、Respond),5E(Engage、Explore、Explain、Elaborate、Evaluate),Reading circle、ESA(Engage、Study、Activate)等。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千人千面,万人万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帮助学生在有逻辑的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活动中习得目标语言、使用目标语言,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即形成素养,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以Unit 1 Food for Thought 中Understanding Ideas为例,教师采用ESA 教学模式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渐进式养成,同时融合思维品质由低阶到高阶的发展和培养。
1.分析与比较,感知文化知识(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2020)。教师在ESA 教学模式的Engage 环节安排以下两个任务:
首先,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以下四种食物:black pudding(英国和欧洲部分地区)、blue cheese(欧洲)、haggis(苏格兰)、fried spider(东南亚),让他们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od is seemingly unacceptable for you and share your reasons?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即关联标题和所给图片的内在逻辑,预测文本的大概内容:Predic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itle and pictures given. 并根据预测思考: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itle?在此活动中,教师围绕本堂课的主题创设情境,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饮食文化的图式,为后面的活动搭建语言与主题“支架”,同时引出本课时的主题A Child of Two Cuisines。
2.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2020)。在ESA 教学模式的Study 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略读课文,从循证学习的视角验证上一环节的猜测,并用一句话简要阐述标题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下页图2 中的其中一列,从课文中寻找相对应的信息。随后,让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适度补充。
图2: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 家庭成员饮食差异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本堂课所学的词汇和已构建的词汇库,分析和判断家庭成员饮食差异的显性原因和隐性文化的影响,引导他们逐步内化本课时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构建新的文化认知图式 Different persons,different eating habits,different cultural impacts,从而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助力其将本堂课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内化转外化,形成文化素养(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2020)。首先,教师让学生赏析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表达,并作简单的分享。如课文中“Last week,I went to the butcher’s and asked,‘Do you have pigs’ears?’‘No,just these ordinary ones’the butcher said,pulling at his own ears.”从这句话中,学生可以看出语言的幽默,体会出“Humor,just like music,is also a universal language”。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Q1:“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Q2:Do you know of any similar sayings in Chinese?What food from other regions or other countries has made an impression on you?Why?
引导学生探讨语篇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透过文化现象看本质,培养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使其进行多元思维,理性表达观点,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助力其将能力转化为素养。
结语
文化意识的养成是学生在感悟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和发展文化品格的过程。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树立意识、落实行为、形成素养三个层级开展文化意识培养活动,既能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阔和文化自信的形成,又能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正向和积极的学习体验,以此实现“减负增效”、丰富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知识内容的传授方面,更需要与学生一起集思广益,在“众筹智慧”中感悟文化内涵,在行动实践中引领观念行为的生根发芽。核心素养时代的英语教学应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直接关联起来,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一根本任务。
- 上一篇: 单元主题视角下绘本与小学英语主教材融合的实践探索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5-01-15
- 下一篇: 借助教材插图实施以主题意义为导向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