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生态构建

2024.09.09
引言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文化间沟通的桥梁和技能,是一门内涵丰富的人文学科,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相关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专业、翻译方向、翻译硕士(MTI)等专门培养应用型、专业型翻译人才的专业、学位在各大高校应运而生。要培养语言基础过硬、文化知识渊博、翻译技能熟练,并能够从事商务、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翻译工作的人才,翻译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对于专业特点鲜明、专业实践性强的农业院校来说,如何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如何在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中突显自己的特色,是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作为翻译研究的独特视角,生态翻译学会对农业院校翻译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新的启迪,使其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使农业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步伐。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制约、和谐统一(胡庚申 2011a)。我国著名学者胡庚申(2011a)提出任何翻译都要在“三维”中实现转换,“三维”即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理论不仅为译者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极高的借鉴价值,还为高校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使翻译教学能够在全新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展开。 二、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果把英语语言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这个生态系统按其特点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因素主要包括语言教学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该课程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微观层面因素主要包括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教材、教学配套设施等。目前,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来看,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宏观层面:各因素未能和谐统一,未形成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是语言教学的宏观因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仍然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缺乏真实的演练机会,对翻译课程的学习仅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考试并拿到该门课程的学分。社会高水平、高技能翻译人才的需求并未对校园学习氛围尤其是翻译学习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且过于单一。尽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笔译等课程,但课程设置学时过少,课程之间缺乏渗透与联系。比如,某农业大学英语专业设有三个培养方向(文学、商务、翻译),其中除了翻译方向开设较多的翻译课程外,文学和商务方向只开设一门专业的翻译课程,且课时少、内容庞杂、课程名称界定不清,为数不多的36个学时既囊括了翻译的基本理论,又介绍多种翻译实践技巧,加之大纲内容更新不及时,因此授课环节中既要按大纲要求学习英译汉内容,又要满足学生英语专业考试要求而增补汉译英内容,往往有蜻蜓点水、顾此失彼之感。翻译方向的相关翻译类课程设置也有较大随意性,缺乏院校特色,与农业院校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严重脱节。 此外,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实践学时,即使设置了实践课程,也往往由于缺乏实际的翻译环境和真实的翻译材料,无法进行“实战演练”,即学生在翻译学习中长期处于“真空”状态,无法接触到真实的翻译生态环境。传统、陈旧的翻译练习模式和翻译练习材料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这无异于人为地孤立了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个生态因素,即翻译学习这个生态环境中所必需的关键因素都处于空缺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微观层面: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薄弱,教材偏重文学性 从语言教学的微观层面来看,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仍然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思路,习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点评”或“词—句—段—篇”等单一的讲授模式,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课堂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与其他院校尤其是语言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英语基础薄弱、语言学习动机不明确、在实际语言交流环境中应用所学语言的能力不强,因此他们在翻译教学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再从教材的选择方面来看,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和其他语言类院校一样偏重文学性,学生所接触的翻译材料缺乏实用性和时效性,而实际翻译实践中,翻译材料几乎均为实用文体的翻译,因此学生无法将从课本所学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成功地应用于翻译实践中。这样的翻译教学未能达到翻译过程中各个生态因子的和谐统一。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不会提高,更不用说提高翻译实践能力了。因此,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翻译活动的生态系统内所涉及的各个生态因子的和谐和统一(胡庚申2011b)。任何翻译活动都应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中进行,而翻译教学作为翻译活动的一部分,也应该在这种“三维”转换中达到和谐统一(胡庚申 2011b)。有鉴于此,农业院校英语专业首先应明确其翻译教学的特点和目标,其次应探讨翻译教学主体与生态翻译环境下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自身的院校特点及语言教学中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结合起来,建立起“和谐统一”的“三维”翻译教学生态系统。 (一)语言维:强化语言和理论基础 要做好翻译,首先就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尤其是阅读理解和文字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任何院校的翻译教学都应明确并设立基础语言(英语和汉语)能力模块,在1—4学期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及汉语鉴赏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个模块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的翻译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其次,设立基础的翻译理论与技巧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从认知层面对翻译的概念、翻译的评判标准、翻译的操作过程、翻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英汉语言的差异、语篇翻译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有所理解,熟悉并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帮助他们有意识地利用在线词典、术语词典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以后的翻译实际演练奠定基本功和技术方面的基础。 (二)文化维:建立和谐统一的课程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农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宏观生态环境中,培养出既精通农业科学技术又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国际谈判等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是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应结合学校优势,在农业这个大的“文化”环境中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兼具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重视对英语翻译人才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培养。因此,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体系建设应与本校特色相结合,将翻译基本技能与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相结合,以符合毕业生的就业环境这一生态因子需求(王昌芹 2012)。在完成基础模块后,在高年级阶段将院校特色与语言教育相结合,使语言教育中的宏观因素(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微观因素(教学主体——学生)在“文化维”达到和谐统一。因此,在基础模块完成后可增加科技翻译模块,结合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等专业,进行专门的知识教育。翻译不可能停留在简单的语言层面,还要注重语言与其他因素,即社会环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开设农业科技英语这样的专业翻译课程,培养既受过文化和语言训练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生态翻译的角度来看,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制订结构合理、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凸显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交际维:增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将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过程,就是把翻译教学整个过程看作完整的生态系统,把各个环节看作整个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采用多种手段将各个要素连接成动态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在整个教学生态系统中,将“译者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马朝霞、李砚霞 2013)。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要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使学生投身到翻译实践中,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落到实处,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融合起来,兼顾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许钧 2000)。因此,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而言,首先,在满足“语言维”和“文化维”的要求之后,配合相应的翻译实践课程和活动,开设翻译工作坊、组建翻译社团、组织翻译能力竞赛、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进行翻译实习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翻译,提高翻译水平,感悟翻译真谛,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经验、检验之前学习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从而指导翻译实践,进而为今后从事翻译活动夯实基础。同时,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方面,应选择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教材,以应用型、信息型文本为主。另外,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交际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采取教师引导监督、学生协作互动的教学方法,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译教学生态系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结语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农业院校英语翻译教学应凸显院校优势,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突出翻译活动的实践性,体现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