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化回应教学”视角下如何培养高中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2024.09.26
引言 近年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声音也获得更多的传播途径,但是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依然占有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由西方媒体塑造,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亟须进一步传播(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2021)。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要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这对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中阶段学习英语,掌握跨文化交流传播能力至关重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 2020)。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须注重融入中国文化,考量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培养其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一、“文化回应教学”的内涵 “文化回应教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于对多元文化教学的关注。莱德森-比林斯(Ladson-Billings 1992)、涅托(Nieto 1999)、盖伊(Gay)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回应教学理论进行了探讨。其中,盖伊系统地探讨了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和实践,影响深远。盖伊(2000)认为,教师应理解学生成长的母文化、学生文化行为所暗示的文化意蕴,以及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将学生的母文化视为学习桥梁而非学习障碍。学校教育应适当反映学生的母文化,使其学习经历更具备情境意义。文化回应教学强调文化特征、文化融合,重视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其文化需求,合理看待母文化对其的影响,为新知识和母文化建立链接,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回应教学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互助学习探讨;主张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合作,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往往关注英语国家文化、课程知识点教学等,对文化回应教学的研究较少,不够重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研究文化回应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讲好中国故事。 二、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英语教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偏重英美语言文化,不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导致学生欠缺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该情况有较大的改观,高中英语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空前重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仍显不足,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还不强,离《课程标准》要求仍有差距。下面从教育的三要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分析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融入情况,了解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教育影响方面 1.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丰富,但分布不均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据,其文化内容的编排设计对培养高中生文化意识,以及讲好中国故事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人教版(2019版)高中英语教材对比改版前教材,中国文化内容占比明显增加,但是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仍然不充分、全面。在该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科技、旅游地理、风俗习惯、体育运动、历史、艺术、价值观念等方面,听、说、读、写各个板块均涵盖中国文化相关内容。不过,中国文化主题类型分布不均匀,讲述科技、旅游地理和风俗习惯的内容占比较大,而体现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内容较少,且相对单一。这不利于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了解中国文化,学习讲好中国故事。 2.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标准不够多元化 《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即教师应有意识地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提高文化意识。但是,县域学校英语教学对文化融合教学仍然不够重视,存在内容拓展、延伸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第一,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语言知识点上,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好英语的唯一标准,忽视了英语教育教学在影响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未能重视语言学习的文化因素,忽略语言基本的交流作用。第二,教师担心讲解中西方文化融合内容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导致他们抓不住重点,因此不再深究文化内容。 (二)受教育者方面 1.学生文化意识欠缺、兴趣不够 通过日常教学和与学生谈话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学习英语、了解文化知识的目的仅是应对考试,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语言、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对自身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身应承担的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一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更谈不上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 2.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的氛围有待增强、方法有待优化 对于县域学校学生而言,直接接触英美文化,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较少,日常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英语学习渠道和方法较少,多通过课堂、文学名著、电影、电视剧、音乐等了解相关内容。学生即使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长远的学习发展目标,也受限于以上原因,中西方文化融合学习仍比较薄弱。 (三)教育者方面 为弥补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存在的不足,教育者更要提高文化意识,注重文化融合教育,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然而,教师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讲解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但是融合探讨不够,主要讲解教材提供的内容。虽然教材选取的题材内容经典、有代表性,但更新修订程序复杂,无法紧跟时事热点。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新闻故事、重大事件等内容的融入拓展,缺乏对最新动态的思考,影响学生接收、学习、掌握更多文化知识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其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另外,中西方文化融合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英语教师有无良好的英美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素养,是否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否讲好中国故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决定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中西方文化知识。在实践中,教师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县域学校仍然需要高水平英语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重视中西方文化融合教育,把英语教学和文化培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三、“文化回应教学”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丰富文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文化知识 成功习得并运用一种自然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必须相当了解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及其多层面的背景(从丛 2000)。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要重视英语文化内涵,关注其中的文化背景。例如,人教版(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阅读中讲到“America got California from Mexico in 1848”“a gold rush”,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其次,教师应更重视中国文化的融入,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建立文化自信。人教版(2019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优秀中国文化故事。在价值观念方面,必修三Unit 2讲述了中国医生林巧稚一生的奉献;在物质文化方面,必修二Unit 1融入了泰山、明清皇家陵寝等内容。教师应运用好这些融于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挖掘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同时,教师应关注时事新闻,利用好China Daily,CGTN等新闻媒体中的新时代中国文化素材,提高英语课堂的时效性。例如,在教授人教版(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时,教师可以拓展中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最新成就,引导学生理解航天精神的内涵,激发其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二)创新文化教学形式,塑造学生优秀文化品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背景导入法融入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景教学法创设语言文化环境,使学生体验、感知文化情景,提高文化敏感度;对比法深入比较英语和汉语的语篇特征和文化特征,提升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深度。在“文化回应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辩论比赛、戏剧表演等实践活动,如在讲授人教版(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Traveling around时,鼓励学生选取家乡风景文化进行介绍,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引导其在实践中将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吸收内化。教师要关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涵养优秀文化品格,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三)加强多元化评价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就评价方式而言,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角度要多元化,以高考为导向、《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引、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核心,多维度监控、激励、评价学生的学习,避免“唯分数论”评价导向;另一方面,教师要考量每一位学生的文化背景,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每一位学生身心和学习发展的过程,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发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专长,建立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语 新时代新要求,高中阶段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关键阶段,肩负着重要使命。教师应秉持多元文化态度,掌握多元文化知识,充分发挥文化回应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增强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逐步培养其用英语输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