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听说课研究 ——以Unit 1 I always like birthday parties为例

2024.12.02

一、理论支撑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 2020)。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对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重要意义,即有助于变革教学方式,实现高效课堂。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在于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运用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教育部 2020)。

由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类型分为三大类,即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梅德明、王蔷 2018),发展以下能力(见下图)。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以上三类活动,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 2020)。

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类型

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应运世界潮流的变化而变化。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虽然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操作及手段,目前的初中英语听说课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本解读不全

在以意义为先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What(主题内容和主要信息)、Why(作者写作意图和价值取向)和How(文本体裁、逻辑结构和语言特征)三个方面分析语篇(张秋会、王蔷,等 2019)。听说课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理应按照以上三个维度进行文本解读。

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教师对听说课语篇教学的处理出现解读不全,不够重视的现象,把课堂重点停留在What层面,即文本的主题内容和主要信息,仅仅提取表层事实信息,忽略了对文本深层内容的探究,即Why和How。

(二)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初中英语听说课以“试听—练习—跟读—背诵—复述”的固定模式贯穿课堂,将教学重点放在单词、短语的传授上,练习部分也大多为Multiple choices、Match、True or False 等,主要是获取感知注意、梳理知识等学习理解类活动。“满堂灌”教学缺乏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Module 6 Animals中思考对待动物的态度,在八年级(下)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中思考国家英雄与流量明星孰轻孰重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够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品质。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听说课例

基于上述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Module 8 Unit 1 I always like birthday parties为例,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面,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一)课程内容

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课例六要素分析见表1:

表1

(二)文本解读

教师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见表2):

表2

(续表)

(三)学生情况

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对频度副词有初步了解,也接触过Birthday的话题。

虽然学生的英语基础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比较高,有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具有基础的听说技能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缺乏分析问题和整合语篇的能力,欠缺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

因此,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游戏检验、巩固学习成果,使学生掌握相关词汇、表达等。

(四)教学目标

明确目标是进行教学的“风向标”,对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标准》,教师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见表3):

表3

(五)设计思路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本堂课按照“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的顺序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提高其分析语篇的能力(见表4)。

表4

(续表)

(六)教学过程

1.学习理解类活动(感知与注意)

Task 1:Draw a birthday cake and let students guess the topic today—birthday.

Task 2:Ask the students to brainstorm the birthday presents people will get on birthday.

Task 3:Lead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on birthda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ask 4:Let students to learn the words through the pictures.

Task 5:Challenge students’memory by speaking out the expr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ask 6:Give examples and explain how to use the adverbs of frequency.Use them to discuss the birthday party.

【设计说明】

通过guessing、brainstorming及word map创设语境,铺垫语言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同时,以旧带新,引出话题任务,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其已有背景知识。

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了解国外的生日文化,比较中西方生日文化的不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借用与本模块话题相关的视频、音标、图片和句子,形式多样且不空洞;让学生学习话题相关词汇,为下一步的听力训练扫清词汇障碍。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让其熟悉与话题相关的常用词汇、句型,了解主题意义等。教师通过Memory challenge了解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学习理解类活动(获取与梳理)

Task 1: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picture.

Task 2:Let the students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Daming’s birthday party.

【设计说明】

在细听前,让学生通过图片猜测听力内容,唤醒对听力文本的期待,为后续的听说活动作铺垫。

环环相扣的问题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梳理文本脉络,建立整体感知。

3.学习理解类活动(概括与整合)

Task 1:Ask the students to ge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Daming’s birthday by listening to the video and completing the mind map.

Task 2:Guide students to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 by reading the passage.

【设计说明】

教师巧妙绘制思维导图,挖空关键词和关键信息,通过听对话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促进其内化语言知识。

在阅读文本后,让学生验证自己对听力的预测,从而自然过渡到后续的教学任务。

4.应用实践类(内化与运用)

Task 1:Guid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in groups and do the role-play.

Task 2:Lead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dialogue based on the mind map.

【设计说明】

利用思维导图概括和提炼信息,建构结构化知识,丰富思维层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复述课文,强化学生对频度副词的应用。

5.迁移创新类(想象与创造)

Task 1:Let the students to make a survey with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ask 2:Guide the students 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ask 3:Let the students write an invitation card.

【设计说明】

通过对话练习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强化学生对频度副词的运用;以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对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及频度副词的运用;邀请卡活动深化话题内容,并解决引入部分的问题。

本环节特色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探究—展示—反馈”的学习过程,给其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生生问答、生生讨论等活动激活了学生在本堂课的知识储备,落实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6.迁移创新类(判断与评价)

Task 1:Help students make a summary of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this lesson.

Task 2:Guide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true meaning of birthday.

Task 3:Help students to make an assessment.

Task 4:Assign the homework of making a poster about Chinese birthday.

【设计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检测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让学生赏析图片和《草帽歌》,感恩母爱,升华情感,融入爱的教育,理解生日的真实含义,培养感恩之心。

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也使学生迁移创新知识的意愿更强。

把制作海报作为作业,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融进多元文化,从知识获取到情感激发,教学活动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具有层次性。

四、教学反思

本课例可看作指导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为了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落实,教师对本堂课进行了深入反思。

(一)教学亮点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目标,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1.全面性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本堂课依据学情,围绕Birthday主题语境,按照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六要素全面分析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挖掘内在的主题意义及价值取向。

教师从What、Why、How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文本解读,准确把握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

2.层次性

在以六要素为核心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本堂课设计三个思维逻辑层次递增的教学活动,由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已知,提出问题是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的第一层次(梅德明、王蔷2018)。在学习理解层面,教师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和素材,如听前环节的Guessing紧扣主题,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话题。听中环节的一系列听力练习,如Talking about the pictures和Listening and answering帮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Listening for details和Reading and checking让学生熟悉话题,训练其获取关键信息的听力技巧,使其学会自主概括及整合文章信息。

内化与运用指促进学生将新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在应用与实践的维度上,通过Role play和Retelling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使其巩固新知。

在第三个层次,依托话题Birthday,教师创设超越听力语篇的情境,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单词、短语,以及频度副词等语言知识,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他评,并制订以后的学习目标,有意识、有方向地锻炼其批判性思维。

3.育人性

情感目标是英语教学目标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设计不同程度的任务,让学生学会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合作探究能力,为全面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情感教育不应停留在口头说教上,同时学生需要在有温度、充满爱和关怀的学习气氛中打开心扉,用心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要以生为本,极力构建有深度、有温度的英语课堂。本堂课借助图片和歌曲欣赏架构课堂与现实的桥梁,融入情感教育,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其回归现实,了解生日的真正含义,从而实现了育人价值。

(二)教学不足

因为教学经验有限,教师必须进行更多与理论相结合的思考与实践。经反馈,本堂课在以下两个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1.教师把控时间不当

课堂时间有限,在仅有的45分钟要完成一定量的任务,教学流程过多,如不仅要教授单词、短语等基础知识,借助一系列练习锻炼学生的听力技能,还要解决读后的迁移创新和评价判断类问题。教师经验尚浅,在时间把控、管理上还需加强,应学会根据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时间。

2.学生思考空间不足

在本堂课中,教师给予学生较多小组合作机会,导致个别学生过度依赖集体输出,间接减少了其自主思考的时间,从而阻碍了其发散性、创造性等高阶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