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以Unit 5 Surprises at the studio 为例
引 言
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传递,更要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锤炼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必备品格。《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22)。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化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是知识输入的主要渠道,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是固化的传统模式,许多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文本意识、目标意识和整体意识等(符丽雪 202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语言的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忽视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赏析不同体裁的语言特点和挖掘文本背后的内涵价值等。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课逐渐演变成文本翻译课或者单词语法讲授课,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激发,高阶思维需求难以满足,学科核心素养也难以落地。
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应该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活动,以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呢?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与时俱进,日益丰富。英语学习
活动观强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坚持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坚持“知识学习和学科育人”相交融,为我国新时代的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构建多边互动的高效课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和意义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以主题为引领,通过综合、关联、实践等特点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发散多元思维、判断价值取向和运用学习策略(教育部 2022)。强调主题意义的引领,英语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全面学习和深度整合,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取认知、发展能力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本质特征。通常,英语学习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从文本输入到初阶输出,再到高阶输出,这种逻辑的进阶能够有效融合语言、文化和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学科育人的目的。
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不仅有力地整合了课程内容,实施了深度教学,落实了课程总目标,还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英语教与学效果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教育部 2022)。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需要教师分三步走,具体如下:第一步是深入钻研阅读语篇,准确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具体内容及隐含的内涵价值,做到“读懂文本”;第二步是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基于文本理解和具体学情,做到“目标引领”;第三步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从而形成有主题意义、有逻辑递进、有循环上升的活动链,使得每个活动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达到“知识内化为素养”的效果。下面,以牛津广州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5 Surprises at the studio 为例,探究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一)深入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设计效果,以及学生学习体验、认知发展、情感参与及学习成效。那么,如何解读文本呢?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的深入解读,逐层递进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挖掘和解释文本的结构化知识,并探究各个环节为主题意义服务的作用,最终形成深入而独特的观点(张秋会、王蔷 2016)。教师可以通过对What(主题和内容)、Why(主题和作者)及How(文体与语言)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整合解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深层含义、价值取向和作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以便有效而恰当地表达主题意义。这种解读方法的基础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总体来说,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教师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深入解读文本。
1.What(主题和内容)
本单元的话题是“电视节目和娱乐产业”,Surprises at the studio(《演播室的意外》)是单元的主阅读篇章,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做人与做事。文章讲述了安吉拉(Angela)和丹尼斯(Denise)去演播室现场观看旅游知识竞赛节目,突然一位选手晕倒离场,安吉拉临时补位参加比赛,她准确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获得了冠军及赢得了巴黎双人旅行的机会。故事如标题所示,充满了“意外”(surprises),且含有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十分具有可读性。
2.Why(主题和作者)
主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作者通过叙述演播室参赛选手晕倒离场,摄影师、导演、化妆师、主持人等的反应,体现了职业人面对突发事件的专业素养,使得读者明白面对意外,要保持沉着冷静并灵活应变。二是文章讲述了一个临时从观众席中替补上场的普通女孩安吉拉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获得大奖的故事。安吉拉赢得比赛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件有三:一名参赛选手突然晕倒离场;安吉拉成为替补选手;安吉拉最后赢得冠军。情理之中则是:安吉拉本身渴望参加比赛;安吉拉勇敢抓住替补的机会;安吉拉能轻而易举赢得比赛源于她平时的知识储备。通过深入解读,读者深刻领悟:意外的惊喜背后往往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善于抓住机会的勇气,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努力创造生活的惊喜。毕业班级的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后能够深刻理解中考就如这档知识竞赛节目,没有日积月累哪来最后的一鸣惊人,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How(文体和语言)
文本属于记叙文的故事类,以叙事为主,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回落、结局。行文主要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记叙,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在时态方面,文本使用一般过去时介绍了故事的情节发展;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展现了人物对话。
文本写作特点:第一,采取顺叙的方法,事情发展的脉络清晰明了。主要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以时间为线索,暗线是以意外为线索。第二,动作描写丰 富 :passed out、fell across、helped ... off、rushed forward 等,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描绘了紧张、激动的节目录制现场。第三,叙述与对话相结合:文章多处使用对话,反映了人物性格、品质和心理状态,使得叙述生动且有趣,内容具体且充实。第四,长短句错落有致,富有美感。文章中既有短句如“Angela raised her hand.”“The quiz show began.”等,又有长句如“Although Angela was not prepared,she seemed relaxed and did really well.”“She answered the questions with no problems and was soon ahead of the other two contestants.”等。
(二)全面分析学情
已知:学生在七、八年级时已经接触了不少记叙文,熟悉记叙文的语篇特点及行文结构。九年级(上)Unit 2 Two geniuses 详细介绍了短篇小说的五个要素:开端、发展、高潮、回落、结局。因此,学生具备运用这五个要素对文本进行分析的知识基础。文章设置的情境是发生在电视节目录制现场的惊喜,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不确定/未知: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故事涉及的人物比较多,情节跌宕起伏,学生不一定能够迅速分析出文本的具体内容;文章部分语言有特定的情境,如“Five minutes to go”“You’re on”等,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其意思,从而导致不能准确把握故事;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动词过去式,学生未必能够用英语复述故事。从文章的形式来看,学生能够说出记叙文的文体,但是不一定能够运用五要素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整体脉络。从文章的主题意义来看,学生可能觉得安吉拉很幸运,但未必能体会到文本背后隐含的内涵价值。
(三)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堂课,定位为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单元主题、丰富话题知识,具体目标分为六个:
1.通过读图、看文章标题及教师的设问,感知本堂课的阅读主题,推测阅读文章内容及文章的体裁。
2.熟练运用略读和找读等阅读微技能,获取并梳理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情节发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整合故事内容。
3.再次阅读,小组讨论,描述并阐释文章中surprises 指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分析判断安吉拉和丹尼斯的性格特征,并反观自己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会怎么做。
5.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并论证安吉拉能够在演播室创造惊喜的原因;评价安吉拉,并发表独立见解。
6.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完成读后续说任务:扮演记者采访安吉拉和丹尼斯关于赛前的情况、比赛的过程或赛后的感想或计划,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应用。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本堂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第一步,热身活动: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片段、提问与回答(感知与注意)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说出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接着展示图片,补充他们没有提及的电视节目,并提问:“Do you know what kinds of TV programs they are?”
2.教师播放Slumdog Millionaire 的片段,并设置问题链:“What kind of TV programme is it in the movie? What roles are there in the programme?Besides these roles,who else do we need to film a TV program? What makes the main character successful in a quiz show?”
【设计说明】展示图片旨在激活学生关于电视节目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出知识竞赛节目的话题。播放Slumdog Millionaire 的目的:一是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知识竞赛节目的具体情况,同时理解拍摄电视节目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二是电影主人公跟文中安吉拉有相似之处,都是在知识竞赛节目中出乎意料地获得冠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背后隐藏的内涵价值;三是学生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完成全部的课堂活动,真实体验知识竞赛各环节及紧张激动的氛围,如此课堂生动活泼,能够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互动形式:T-Ss(教师与多名学生互动)
第二步,预测:读图、读题、回答问题(感知与注意)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Where ar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and 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What is the name of the programme?What type of the programme? What surprises may happen at a studio? How do they feel and what may they do?What kind of passage may it be?”
钢轨波浪型磨耗是指线路在投入运营后,出现在钢轨接触表面的类似波浪形的不均匀磨损。钢轨波浪形磨耗形成之后,列车行驶其上必将激励起车辆、轨道系统的振动, 而且这种振动是随着轨道不平顺的加剧而加剧的。车辆、轨道系统的剧烈振动不仅引起行李移位,使旅客舒适度降低,而且还会加速动车组车轮和轨道结构的破坏。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车次的增多,铁路现场钢轨波磨分布变得更加广泛,问题日益严重。对已经开通的高速铁路波磨成因等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对整治已有高速铁路出现的波磨问题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新开通和尚未开通的线路,也能起到很好的预测和防护作用。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可以预测文本内容,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通过设置问题链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思维,激发其阅读兴趣。
互动形式:T-Ss(教师与多名学生互动)
第三步,略读与扫读:阅读、概括故事情节,阅读、填写表格(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1.教师引导学生略读,获取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及事件;再通过扫读,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及结果等细节信息(见下表)。
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情节发展,并绘制图表展示开端、发展、高潮、回落、结局。
【设计说明】锻炼学生略读及扫读的能力,指导他们梳理故事情节和基本要素,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整合故事,为后续的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检查答案,最后模拟知识竞赛节目Who wants to be millionaires?进行小组抢答。采取比赛的形式贯穿课堂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第四步,深度阅读:阐释surprises 的含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题目Surprises at the studio 的意义,能否换一个题目,以及为什么surprises 使用复数,有多少个surprises,分别指代什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描述文本中展示的意外,从而进一步理解文本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分析判断人物安吉拉和丹尼斯的性格特征。
【设计说明】记叙文的标题通常包含文章的主旨大意。学生通过再次阅读,理解作者为什么说surprises,而这些surprises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能帮助他们深入文本进行初阶输出。记叙文的人物性格鲜明,安吉拉和丹尼斯的性格截然相反,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选择,进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反观自身,重新审视自我和他人,认识到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要竭尽全力发掘潜能;同时勇敢尝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体现了英语阅读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互动形式:whole class/S ind、Ss-Ss、T-Ss(学生先独立完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第五步,深度阅读:挖掘文本内涵(推理与论证)
教师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挖掘文本背后隐藏的内涵和价值:
What makes surprises in lives?
Why can some people such as Angela and Jamal become successful in a quiz show?
Is it by nature or by nurture?
Are they successful overnight?
【设计说明】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惊喜,但是惊喜的背后往往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善于抓住机会的勇气;所谓一夜成名,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环节的设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其辩证地看待付出与惊喜的关系,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互动形式:Ss-Ss、T-Ss(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第六步,创设情境:分析解决问题(想象与创造)
教师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安吉拉和丹尼斯什么内容呢?可以是赛前的情况,也可以是赛中的具体情节,还可以是赛后的感想或计划等。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要提什么问题,然后进行角色扮演。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基于对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大胆编写对话并演绎出来。在这一环节,学生提问的内容不一样,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他们可以运用语言技能,将多元思维整合起来,以富有创意的方式解决陌生环境下的问题,并能够理性地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推动能力转化为素养(张秋会、王蔷、蒋京丽 2019)。
互动形式:Ss-Ss、T-Ss(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结语
新时代的英语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递,更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够促进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然而,实践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教师设计活动的水平直接和自身的专业知识及视野呈正相关。如果教师专业素养不高,那么就难以设计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掌握解读文本的策略,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领悟文本内涵,从而实现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第二,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阅读与思考,不能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他们从字面(read within the lines)到字间(read between the lines),再到字外(read beyond the lines)进行文本解读,同时要善于创设情境,积极引导,鼓励其推理论证、批判评价甚至是创新创造等。第三,教师应深刻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设计活动时应有明确中心、分层次和逻辑性,使得活动能够贴合文本主题意义,从基于文本的信息输入开始,逐步深入文本并进行初阶输出,最终实现超越文本的高阶输出,同时有效整合语言、文化和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落实学科育人的目标。
- 上一篇: 微视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5-01-14
- 下一篇: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为例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