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技术时代翻译本科术语能力重构与培养研究

2024.09.25
引言 2022年3月25日,第三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数字赋能、示范引领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先行区”》主题讲话,指出今年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这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学习革命、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性切口和创新性路径(中国教育在线 2022)。 当前,高等教育开始向远程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技术赋能教学模式大规模过渡,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给翻译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给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翻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课程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应对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胡安江 2021:69)。翻译专业教学是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翻译人才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本科专业(BTI)亟须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 一、信息技术时代下翻译人才术语能力发展 2020年4月2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继《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后又一个翻译专业本科的国家级纲领性文件。《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学分与学位、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参考)、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师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术语与释义及核心课程描述等十四个部分内容。在专业核心课程清单中,《指南》明确指出“搜索、术语、记忆库、机器翻译等四个部分的内容”为规定教学内容,该内容被视为“最基本、最稳定、最容易上手,也是今后踏入职场后最关键的知识技能”(肖维青、冯庆华2019:11)。这也是首次在纲领性文件中明晰翻译本科的术语内容。 人类的任何活动和任何知识领域都存在大量的术语。术语是某一学科领域概念体系的总和(赵家1992:52)。术语能力是翻译人才的一项必备的翻译技能。长期以来,术语学教学在国内翻译教学体系中得不到重视,目前通行的翻译教材中很少涉及术语的翻译技巧,但在实践中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王正 2014:82)。国内术语学及术语翻译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专业硕士(MTI)的培养体系中。例如,北京大学面向计算机辅助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术语学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南京大学为翻译硕士开设“术语翻译”课程等。在《指南》中对术语的明确体现了国家对翻译本科术语能力培养的重视。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新突破、新技术、新发展、新产品、新学科、新概念术语推陈出新。译者术语能力具有复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贯穿术语翻译流程,是翻译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专业能力(王少爽 2012:79)。因此,术语能力是衡量译者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术语意识及其翻译能力也成了译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因此,随着国内翻译人才专业化培养的不断推进,加强术语教学,提高学习者术语能力,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王正2014:83)。 二、译者术语能力研究 术语翻译涉及术语学和翻译学两大重要研究领域。术语能力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国外对术语能力的研究较早,大部分围绕理论建构与实操两个维度对译者的术语翻译能力进行研究,例如,学者 Dagan&Church(1994)、Melby(2008)、Montero Martinez&Faber Benitez(2009)等。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尤其在翻译教学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相关学者主要有梁爱林、魏向清、王华树、王少爽、李照国、刘成、冷冰冰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术语翻译或术语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在术语能力构成方面,王少爽(2012:76)较为系统地对术语能力进行阐释,指出术语知识和技能是翻译工作中译者所必需的一项职业素质,认为术语能力是利用术语知识和工具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术语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国内外多位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成果及有关学者对术语能力的相关论述,从面向翻译的角度将其分成七项子能力(见图1),即理论能力、应用能力、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和语言能力,子能力之间相互牵涉,构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络。 图1:译者术语能力的构成分析 该分析为译者术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理据和研究路径,但各子能力构成存在交叉重叠,对实践指导存在一定局限。例如,应用能力、文献能力及管理能力之间存在一定模糊的界限,文献管理和应用到翻译过程中能力是属于文献能力、应用能力还是管理能力等值得商榷,对翻译本科教学实践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因此,根据该要素分析和技术赋能翻译教学特点,基于《指南》对翻译专业本科学生翻译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赵朝永、冯庆华 2020:15),重构译者术语能力要素,提出“LET”三角模型(见图 2),即语言(运用)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超语言(运用)能力(Extralinguistic competence)、技术(运用)能力(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图2:“LET”三角模型:技术赋能的译者术语能力要素 语言(运用)能力是译者术语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译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行为和过程中体现的能力,除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外,还包括体裁能力、文本能力及语境能力的运用掌握程度和话语敏感度等。超语言(运用)能力是应用型翻译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超语言知识指交际行为的环境、文章背景等,还包括专业知识、直观知识等(凌巧 2021:56)。因此,超语言(运用)能力是一项语言能力以外的运用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术语翻译中体现的术语意识和理论素养,以及在翻译中所必备的文献分析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专业领域的文体文本知识的掌握能力等。信息时代的技术(运用)能力主要指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开展术语翻译工作,并解决与术语有关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使用技能,文献管理、信息检索和分析研究,术语管理软件,以及CAT工具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译后编辑能力等。 因此,这三项子能力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既互有关联,又彼此独立,其中语言(运用)能力和超语言(运用)能力是术语翻译的核心能力,位于三角模型底部两端左、右,技术(运用)能力是智能技术时代必备的基础能力,为另外两种能力提供技术与工具支持,是技术赋能的术语翻译教学中最富有时代烙印的特征,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基于“LET”三角模型的翻译本科生术语能力培养与提升 现代化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革新提供了重要条件,使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趋势(赵翠娟 2022:67)。因此,在对翻译本科学生术语能力的培养方面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融合信息化手段。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翻译教师更需具有创造性精神,不断探索培养术语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翻译本科术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重要的前提,决定了教学活动和内容的主线。教学目标不仅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还制约着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模式、策略、方式与方法,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基本标准(罗儒国 2019:33)。 翻译专业要打破传统翻译教学中单纯注重学生语言转换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中要有明确的应用指向。翻译本科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而长期以来,翻译本科中术语翻译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没有较为可行的教学目标提供方向性指引。在培养译者术语能力时,翻译专业本科避免“盲目照搬MTI的做法,以特色翻译教育之名行专业硕士学位之实,而师资、生源、配置等皆难以为继”(肖维青 2017:108)。因此,基于“LET”三角模型,翻译本科术语教学要注重翻译技术教学与术语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引领术语翻译能力培养的整个教学过程,合理设计术语翻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构建科学化、系统化、创新型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范式。 (二)厘清译者术语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翻译专业的所有改革都应围绕专业翻译人才的能力构成进行(柴明2019:4),译者术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也应根据其能力要素项厘清翻译教学思路和改革路径。“LET”三角模型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超语言(运用)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为术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的培养和提升路径。 语言(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者在术语翻译过程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是术语翻译中的基础能力。这不仅要求译者在术语翻译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双语语言驾驭能力,而且要求其能根据不同的语境,针对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灵活处理语言的能力。译者的语言运用能力直接决定术语翻译的质量。传统的翻译本科教学内容中对语言知识训练较多,但语言运用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技术赋能的翻译本科教学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范式,培养学生的双语话语运用能力,为其术语翻译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知识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掌握语言基本知识是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属于不同培养阶段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二者教学内容与翻译本科培养目标和特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尤其在语言运用阶段,要侧重对双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根据不同语境对语言规范和语言层次选择的能力。 翻译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作用(曾真 2021:48)。译者须具备良好的超语言能力。它是译者术语能力的隐性因素,对术语翻译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技术赋能的翻译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术语单位的识别、提取、分类等基本认知;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对文献分析和理解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要充分结合真实的素材语境下的不同专业领域的文本材料,灵活采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结合“翻译工作坊”等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术语翻译能力。 术语翻译能力是一项综合运用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译者需要具备信息素养,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术语翻译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翻译教学数字革命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地化工程技术、语料库技术、翻译协作平台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等的普及(王华树、王少爽2016:11)。在技术赋能的术语翻译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校情、学情,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教学,注重信息化资源的实际使用,信息检索策略和术语资源技术管理,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现有术语库平台的作用,激发学生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意识和创造力。例如,可以利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平台,实现术语翻译教学的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这是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翻译为教学内容的教学研究的智能化教研平台,包括语料库、知识库和文献库模块(上外语料库研究院 2022),不仅可以通过实操提高学生的术语能力,而且可以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思想内容,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外语类课程思政体系(何晶晶 2022:13)。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术语翻译能力是翻译本科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翻译教学中可以借用译者术语能力要素“LET”三角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术语翻译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术语翻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翻译能力是影响学生翻译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翻译教师应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准确定位角色,提高智能驱动的自主发展能力,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学习环境与条件,熟练应用并指导学生术语翻译实践,从而更好地提升术语翻译教学效果。